“可否細說?”孫興才頗有興致問道。
亦塵詳細跟對方闡述了自己對於兵法真諦的理解,以及用兵的五個方面的細節闡述。孫興才聽著亦塵的觀點,也是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大人對於勝利的標準是如何評判的?”孫興才又問道。
亦塵想了一下,回道:“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妙,甚妙!”孫興才拍掌大笑,說道:“大人的意思,真正的大勝利,是那些沒有轟轟烈烈廝殺場面的勝利,是將戰爭掐滅於萌芽狀態的智者行為,所以那些真正的兵法大家,並沒有大名聲,也沒有勇武的功績。”
“是的。”亦塵回答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旦攻城,必定血流成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如果想兵不血刃,必定要先知道敵人的詳細部署和虛實情況,這就涉及到了間諜的使用。”孫興才說道。
亦塵點點頭,說道:“用間有五: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
孫興才激動地一拍大腿:“大人總結的全面,總結的精闢,可否詳細說說?”
於是亦塵詳細說了五種型別的間諜的定義,以及各自的職責,使用的注意事項和如何分辨間諜所報內容的真假。孫興才聽著亦塵的闡述,感覺自己開啟了很多思路,對亦塵也越發尊敬起來。
之後二人又討論交流了很多關於軍事上的見解,雙方都是受益匪淺。亦塵的兵法見識主要是從一本古兵法書籍上學習的,這本古兵法,亦塵記得好像是叫《孫子兵法》。結合自己多年軍旅生涯的歷練,亦塵形成了自己的兵法體系。
兵法的考核用了三個時辰,孫興才對亦塵的兵法造詣評價很高。
當亦塵從考核室出來的時候,眾人都投去了驚奇的目光,考核室的對話他們是能聽到的,他們很多人也懂兵法,一聽就知道虛實和深淺。
“親王,喝茶。”帝君笑著給親王添茶。
親王笑著答應,只是笑容有些敷衍,他掃了一眼亦塵,殺意一閃而逝。
最後考核的是帝王術,亦塵喝了幾口茶後便走進了第三間考核室,裡面也只是坐了一個人,正是太學院首席導師,帝王術教學的公孫儒。
公孫儒對亦塵也很客氣,但也保持了讀書人的高傲,兩人行禮畢,公孫儒就開始笑著向亦塵提出了第一個問題:“何為帝王術?”
亦塵從容對道:“簡單來說就是成為一個合格君王所需要具備的各種能力。”
“君王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公孫儒又問道。
“治民,馭臣,邦交縱橫。”亦塵簡單說道。
“如何治民?”公孫儒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