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這就是寶可夢繫列的主要元素。
不過僅僅只是這樣的話,竹遊星也並不認為這真的就能百分百受到歡迎。
所以他才決定一開始就把寶可夢的宣傳效果拉滿。
從地鐵的宣傳海報,再到各種大型廣告牌,還有電視中的廣告宣傳。
光是為了宣傳寶可夢,花費就已經超過了十億日元,可以說真的很下血本了。
‘150個的生物,包括昆蟲、小動物、大型生物、無機生物等等各種體系,充分滿足玩家們的探索收集樂趣!請時刻關注寶可夢最新動態!’
一個又一個廣告直接拍在每一個人臉上。
大人們對此倒是比較嗤之以鼻。
他們更喜歡那些給他們帶來更直接刺激的遊戲,這種收集的樂趣他們並沒有養成,所以毫無興趣。
當然竹遊星也本來就不是給這個時代大人做的,他要的是收割未來。
現在把這群孩子們伺候好了,未來當他們長大後,就會是長達幾十年的‘韭菜’。
後世哪怕製作寶可夢的那個公司做的遊戲再爛,也還是有幾百萬玩家年年都會買,而且還經常是一買就兩份的那種。
說真的,其他系列遊戲都沒有寶可夢繫列在這方面玩的精,同時也沒有第二個ip能達到寶可夢的地位。
來自米國的那隻老鼠都不行。
而且為了突出寶可夢的專業性,竹遊星甚至還邀請了一位動物學家和昆蟲學家來當顧問。
他們會在一些特定的領域提供幫忙,幫助畫師和做設定的程式設計師們可以讓世界觀設定做的更加完善。
這個操作讓員工都有些納悶,他們覺得這好像根本沒必要,電子遊戲只要開心不就行了嗎,為什麼要那麼專業?
不過竹遊星是老闆,他們也說不了什麼,不少員工還以為竹遊星是受到了上次棒球事件的公眾質疑,也開始想要朝著專業性的方向發展。
實際上這只是竹遊星想要更加讓寶可夢的世界觀可信,摻雜融合了現代世界的世界觀設定,也更容易讓玩家代入其中,這也是遊戲中最重要的一環。
這就好比華夏的網路,寫都市的總是更容易讓讀者帶入,寫其他門類的還需要先自己架設一個世界觀,然後再想辦法讓讀者既不會閱讀疲倦,又會津津有味閱讀下去。
這在竹遊星看來是很重要的。
竹遊星幾乎是全程都在跟蹤寶可夢的製作過程,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儘量盡善盡美,讓這個初代就可以收割足夠多的孩子,為未來做準備。
而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之間終於來到了寶可夢遊戲正式發售的日子,以及寶可夢動漫正式在東京電視臺播放的日子。
感興趣的孩子們已經拿著金錢去排隊購買遊戲去了,而觀望的孩子們則是打算先看看動漫再說。
至於其他公司,則是在一旁觀望,看看這款新型別遊戲到底怎麼樣。
如果成績看起來不錯的話,部分公司就會打算立刻跟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