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皇上的問話,黃崇敬又跪了下來,“下民是徽州歙縣人。”
“無徽不成商啊。”
此人拘謹,朱翊鈞隨著他去。
這話有點誅心,可以看做是俗語,也可以看做報有惡意,黃崇敬大著膽子解釋。
“徽州多商人,實在是因為百姓太窮了。”
朱翊鈞揚了揚眉,帶著笑容看著黃崇敬,話說到了這份上,黃崇敬索性放開了講。
“徽州有六縣,地勢處於山區丘陵地少人稠,田少且出產不足,大明平和百年,人口繁衍數代下來,越發的吃不飽飯,只能外出求活路。”
“你說的有道理,和福建的百姓出海一樣,哪怕祖制禁海也無法杜絕百姓們出海謀生,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嘛。”
黃崇敬額頭的汗都冒了出來,皇上這般說話的嗎?不禁餘光看向梁大忠。
見到梁大忠神情輕鬆,才鬆了口氣,今日每說一句話,心裡要想了又想,比做生意難受多了。
“下民老家有句諺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歲,往外一丟。”
“哈哈,這話說的有趣。”
谷黃崇敬下意識的擦了擦額頭的汗。
“你都說一說,隨便什麼的。”
見到皇上有興趣,黃崇敬想了想,繼續說道,“徽州六縣雖然被人都統稱徽商,其實卻各自做各自的生意。”
“例如下民老家歙縣的商人,主要和鹽打交道,休寧人擅長典當行業,婺縣主要是木商,墨商和茶商。
績溪人則多是小商小販,做點餬口的生意,多從事徽館做徽菜和徽麵館。”
朱翊鈞點點頭,突然問道。
“你從事鹽商,都從哪裡進鹽,賣到何處?”
皇上關心起自己的生意,黃崇敬心裡陡然害怕了起來,接手祖傳下來的店鋪,把生意做到如今的規模,什麼風浪他沒有見過呢。
如今卻真正明白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的威力。
又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他打起精神,說道。
“下民將蘇北的淮鹽運到長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一路發賣。”
“你這生意規模做的大,難怪這麼想要皇店,看重的就是皇店的地利和便利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