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譜,但那是京營,天子腳下。
李成梁後繼有人,只要大公子腳跟站穩,家族幾代人不用愁前程。
不是如此,李成梁哪裡是能忍受被別人佔便宜的人,更不會只是生悶氣,早就在遼東鬧出事情來,讓朝廷放回遼東鐵騎。
“朝廷要了我的兩千鐵騎,我得去關外晃一圈,回來好報功,找朝廷要些銀子,這個便宜朝廷佔大了,生意不是這麼做的。”
“也不能太過分,佔點便宜就佔點便宜吧,看著大公子的份上。”
“放心,我也不會讓朝廷太吃虧。”
李成連既然這麼說了,幕僚點點頭,今年往京城的輸送往例銀子,他的重新安排,需要加三成。
號令下,諸軍至。
李成梁率領遼東鐵騎出關外。
半月後滿載而歸。
遼東的敵情奏疏先到了京城,一個多月後又傳來斬首上萬的捷報,朱翊鈞懶得看。
命兵部處理。
他已經習慣了邊地各處敵情的奏報,派人去查也沒用,後世對百姓都有一個詞,叫做法不責眾。
這個時代,還是軍戶,那就更別提了。
武將雖然地位低下,但是都形成了慣例,反而不好管,比起管理文臣,難度不是一個等級。
兵部派人去勘查首級,李成梁解釋因為戰事的原因,只來得及帶回來數百首級。
是捷報。
打了勝仗,怎麼可能只有這點首級。
看了下首級,好多都不是韃子頭顱,眾人心知肚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早就形成了慣例。
收了份例銀,報給兵部。
兵部大手一揮,先砍了一半,出了京城,又少了一半,最後到了遼東,剩下三成。
李成梁自己留了兩成,另外一成中,七成給將領,三成給衛所普通士兵,最後到手連三錢銀子都沒有。
沒辦法,官員們要體面的生活,而不是活著。
貪多少都是貪,為何不多貪呢。
有的人忙著發財,有的人做事。
凌雲翼組建軍務處,朱翊鈞又指派了幾人,只有一人至,凌雲翼親自去請,又請來兩人。
吏員到是好辦,吏員不在乎名聲,因為他們沒有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