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外朝,朱翊鈞視線落到了東裕庫。
雞毛可以當令箭用。
朱翊鈞喜歡用新人,新人雖然終究會成為老人,但是在成為老人之前,他得先努力把自己的位置坐穩,使勁的向前挪。
梁大忠這幾年,就替自己辦了不少事,有的辦的極好,也有的辦差了。
如今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掌控內廠,替自己監視地方,辦了不少起官員貪汙案子。
所以,梁大忠很忙,因此朱翊鈞擔心把事情派給他,忙中出錯壞了他的好事。
李現,本就性子謹慎,親眼看到朱翊鈞爐火純青的手段,在乾清宮更加謹慎辦差,把乾清宮管理的密不透風。
是個能守不能攻的。
馮保,他和張居正有情誼,在司禮監和張居正配合默契,考成法的施行,出了不少力。
張居正的改革,考成法是第一步,這是國家大事,所以馮保不可輕動,先在司禮監放著。
乾清宮一側的暖閣,清理了一番,滿牆都是新造的格子,放了隆慶朝的奏疏,近年六部,各庫賬目等,以供朱翊鈞學習政事。
最高的地方,需要梯子才能爬上去收取。
暖閣一側的廊房,內書堂新來的七個太監在裡面辦公,不時有太監捧著文書進出。
“去叫周衝來。”朱翊鈞坐定,翻出了幾本奏疏。
很快,一名極年輕的太監從廊房小跑進來,到案前跪下磕頭,朱翊鈞把這堆奏疏推過去。
小太監跪著上前,伏在案几上,翻看這幾本奏疏。
“看的哪一本?”
“回聖人,奴才看到的這本,是戶部反對增供用庫黃蠟的摺子。”
“我記得內閣批覆的不從。”
“聖人好記性。”
“說說看,內閣為何不從。”
小太監沒有猶豫,回答,“此乃御醫所用,宮中常備,萬一宮中哪位貴人有恙,如何能等,是急事,所以內閣批覆不從。”
朱翊鈞點點頭,小太監繼續看下去。
“看了哪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