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對於那些高官之子的稱呼,尤其是王侯之子的稱呼,都是十分特別。
一般的王子被稱為‘公子’,稱呼的時候,公子二字在前,名字在後。
如公子扶蘇。
成了太子,那就把公子二字變成太子。
如太子丹。
如果成了王,則把王位記在前面,如秦王政,韓王安,燕王喜。
如果沒有周明橫插一手的話,在這個世界之中,太子丹很有可能繼承王位,將自己的稱呼變成燕王丹。
但在周明的影響之下,東君暴露,那些本來以為自己沒有希望繼承燕王之位的王子們,都彷彿看到了希望,瘋狂的攻擊燕丹。
甚至連燕丹手底下的一些臣子,都開始離開燕丹,投靠他人。
種種風波,使得燕丹不僅沒有更進一步,變成燕王丹,甚至還險些退後一步,變成公子丹。
所幸,他之前積累的勢力太大,哪怕在這場風波之中有所衰減,相比較其他王子也是極強,最終憑藉自己的勢力,依舊留在太子之位上。
但想要更進一步成為燕王,卻也是千難萬險。
最終幫他解圍的,反而是秦國。
趁著燕國上層混亂之際,王翦率領大軍,兵分三路,瘋狂的攻擊燕國各地城池。
燕國兵力不少,但是沒有上層指令下達,這些兵力都分散在各個城池,根本無法匯聚起來,如此,自然不是王翦大軍的對手,被王翦大軍各個擊破。
如此大勢之下,不過是二十天的時間,王翦已經一路北上,逼近薊城。
直到這個時候,那些王子們才猛然意識到,燕國危險了。
而那燕國君主之位,在這種危險的情況之下,也並不是人人都想要的香餑餑,而是一塊燙手山芋。
於是,這些傢伙紛紛停下動作,不再爭奪。
燕丹趁此機會發力,再一次佔據了朝堂上的權力。
甚至,他現在的權力還要比以往更大,尤其是在抵禦秦國大軍方面,只要他發話,基本上就沒有人拒絕。
燕丹因此命令軍隊前去阻攔秦軍,同時調遣燕國其他城池的軍隊,支援薊城。
多番大戰之下,王翦的軍隊也有不少的減員,最終雖然打敗了燕丹調遣而來的軍隊,但面對大批援軍駐紮的薊城,王翦還是決定暫緩腳步,等待辛勝所率領的秦國援軍到達。
如此,才給了燕國一絲喘氣的機會。
王宮門口。
燕丹率領一眾侍衛,默默的等候著。
沒讓他等多久,便有兩道人影,悄然來到王宮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