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的情報網,不是蕭何可以過問的事情:“大王過譽,臣不過是行份內之事。”
“那你如何看待漢國律法?”諸葛策示意宮女看茶。
“漢國律法嚴苛,卻符合規矩,動盪時期用非常辦法。”蕭何中規中矩的回答道。
“並非是非常時期用非常辦法,寡人要大漢以法治國,無為而治會步前周的後塵,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漢國從上到下,都必須遵守律法!”
無為而治雖然使西漢渡過難關,但也埋下了足夠大的禍根,無為而治:五十年的休養生息,埋下了二百年的亡國危機。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自從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開始掌權,下面的開國功臣們都跟著主張要“無為而治”,而西漢後期主要是土地和奴婢問題。加劇這兩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兼併。
罪魁禍首直指貴族官僚、地主和商人勢力,認為是他們勢力的膨脹,擠壓了小農的生存空間。
而“土地兼併”是西漢末期社會問題的核心,也就是導致西漢王朝滅亡的核心原因。而促成土地兼併的主體又多是“豪強大姓”、“大商人”這類群體,而這類群體恰恰就是在西漢王朝“無為而治”期間開始崛起的。“
所以諸葛策要好好教育這位後勤部長,不要把無為而治那套搞出來。
土地也不會分封。
蕭何背後流下冷汗,漢王的情報網無孔不入,怎麼連自己奉行無為而治都知道。
是不是每天去茅房方便幾次,都有記錄?
“臣省得!”蕭何表示自己明白。
“漢國與秦聯盟,趁燕國不備,艱難啃下這塊硬骨頭,而後該如何抉擇?蕭卿可有什麼建議。”
既然是漢初三傑,那諸葛策想要看他眼光如何。
“魏國已是強弩之末,無法抵抗秦國舉兵攻打,步燕國後塵只是時間問題,天下統一將在漢、秦兩國決出勝負,臣以為兵貴神速,漢國不應該給秦國緩衝時間,應該率先發起進攻,北從幽燕之地進攻,南從漢國大舉正面牽制,奪取前韓國城池!。蕭何不愧是西漢功臣,看事情很清楚,分析的很有條理。
現在燕國已經跪了,接下來魏國該怎麼抵抗秦國?
等秦國消滅魏國,轉頭就會來攻打漢國,所以先下手為強,漢國趁秦國還未消滅魏國,從後面捅刀子。
“蕭卿果然是人才,這次就不要回沛縣了,把家裡人都接過來,寡人安排你到戶部任職!”諸葛策微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