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的腳不能沾地,花轎前早已佈下一塊厚厚的紅地毯,唐家堂兄放下新娘子後,換蘇賢上前,攙扶著新娘子進入花轎,並坐好。
至此,新娘子終於到手了!
蘇賢隔空對唐家眾人,尤其是對岳父唐矩團團作揖後,翻身上馬。
同時,其餘人也都做好了回去的準備。
隨著“鐺”的一聲鑼響,接親隊伍緩緩啟動,十六個轎伕同時用力,那無比華麗璀璨的花轎被緩緩抬起!
回去的路上,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騎乘高頭大馬、胸前佩戴大紅花的新郎官蘇賢。
然後是伴郎。
伴郎後面是十六抬花轎,轎伕們故意將花轎抬得顛簸起伏,讓新娘子在裡面七上八下,此舉寓意“婚姻的艱辛困苦。”
等回到侯府,轎子停下之後,新娘子就舒坦了,這寓意著“苦盡甘來”。
花轎側邊,明蘭小丫鬟一路跟隨,她作為陪嫁到蘇家的通房丫鬟,步伐輕盈,蹦蹦跳跳,臉上掛著期待的笑容。
花轎後面,是樂隊、小廝丫鬟,以及金吾衛將士。
再後面,則是接親的重頭戲——嫁妝!
唐淑婉的陪嫁,不可謂不豐富,有用車拉的,有用人挑的,全都由紅綢遮蓋,一眼看不到頭,延綿十餘里!
十里紅妝!
這等規模,無不讓沿街圍觀的吃瓜群們震驚與豔羨。
但這還不算完,迎親隊伍剛剛走出去沒多遠,大街上就響起“某某添置嫁妝多少車”、“某某添置嫁妝多少抬”等等喊話。
連綿不絕。
整個朝廷,上至女皇、蘭陵公主與宰相們,下至有頭有臉的官吏,都來湊了一份熱鬧,導致嫁妝的長度翻倍。
足足延綿二十餘里!
據說,等新郎官與新娘子拜完堂,婚宴也結束之後,侯府門外,竟還有數十丈的嫁妝在排隊入府!
這事兒著實罕見,後來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經久不衰……
話說,蘇賢在接到新娘子之後,回府的途中並非一帆風順。
沿途不時出現唐家的人攔路打劫……不對,這個儀式叫做“障車”,男方必須以錢財開道,當然這對蘇賢來說都不是事兒。
實際上,接親隊伍回府的整個途中,有專人不停的拋灑“喜錢”,街旁圍觀的人群真的是搶瘋了。
……
終於。
到了。
侯府門前,接親的隊伍緩緩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