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這一點後,錢中書緩緩吐出一口氣,若蘭陵公主立下此等功勞,他與太子殿下在朝中的日子將更不好過。
他忽然走到少司寇身前,彎腰作揖道:
“恭喜少司寇,二捕頭立下如此功勞,為我大梁爭取喘息之機,下官好生羨慕,若中書省也有這樣的人才,下官睡著了恐怕都會笑醒。”
尚書六部的宰相們,笑容已經逐漸收斂,見錢中書恭維少司寇,他們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也圍攏過去說著恭喜的話。
門下高官官劉侍中,是朝堂上的中立派,平日雖對刑獄司頗有微詞,但千面狐此功足以讓他放下成見,因而走過去笑道:
“刑獄司二捕頭,棟樑之才,少司寇教出此等人才,必將一起名留青史……”
“……”
少司寇早已樂開了花,滿面紅光,下巴上的花白鬍須跟著主人的笑聲亂顫,衣領上刺繡著金線的獨特官袍之下,他那蒼老的身體竟也緩緩拔高。
他連連作揖回禮,應對著同僚們的恭賀,談笑風生,與方才嚇得額頭冒冷汗的模樣判若兩人。
不過,少司寇只風光了十餘息,高坐龍椅的女皇忽然說道:
“千面狐與威武郡公秘密潛入遼國,自然功勞不小,但提出這等安邦之策的人並非千面狐,也非威武郡公。”
“……”
嘎!
戛然而止。
剛才還鬧哄哄的大殿,瞬息間鴉雀無聲。
少司寇那張老臉上的笑容猛地僵住,圍攏過去恭賀的宰相們的面色齊齊一變。
不過宰相們的臉皮真夠厚的,竟直接丟下少司寇返回原位站定,方才的恭維之事好似沒有發生過一般。
也沒有人覺得尷尬。
除了嘴角不停抽搐的少司寇……
宰相們不再理會少司寇,而是在想,提出此等安邦之策的人,不是千面狐那又是誰?
很快,所有人的面色又是齊齊一變,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人——蘭陵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