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蘇賢的建議。
蘇賢說道:
“從大局上來看,此法一旦成功,便是拯救天下黎明百姓的濟世良方,公主身為大梁女相,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其他災區的百姓感染瘟疫而亡麼?”
“這是其一。”
“還有第二點,試想,若此法成功之後,我們河北道成功預防住了瘟疫,而其他三個災區死傷慘重,甚至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要是女皇陛下問起,為何不解救其他災區的百姓?請問公主如何回答?”
“……”
李幼卿不愧為女中豪傑,一點就透,她是要幹一番大事業的人,豈可在大是大非面前出錯。
再說了,若此法被證明有效,屬於她的那一份功勞一個都跑不掉!
於是李幼卿大手一揮,三位使者帶著書信直奔其餘三大災區而去。
至於他們採不採納,就不知道了,這種事盡人事聽天命即可,因為著實鞭長莫及。
……
當日晚。
河南道。
宋州。
宋州不曾臨近黃河,因而在此次洪災中並沒有受到影響,朝廷委任的河南道黜置使便駐紮在此,此人是錢中書及太子的人。
其時,河南道黜置使集合了各州刺史,正在廳中商議賑災的細節。
忽然,廳外有人進入大廳,兩手拿著一封書信,走到河南道黜置使身前躬身一禮,雙手將信封遞上。
他隨手接過,本不打算看,因為正商議到了緊要關頭,實在無法分心。
可是當他掃了一眼信件的封面之後,他眉頭一挑,擺了擺手,制止慷慨陳詞的某州刺史,將那份信件拿在手中看了又看。
刺史們頓時大氣兒也不敢出,紛紛看著他手中的信件,都在猜測那是什麼信?竟能令黜置使如此重視!
“你等繼續商議,本官去去就來!”
河南道黜置使拿著信件直接離開,來到大廳側邊的偏廳,幾個心腹也跟了進來,其中一個心腹問道:
“可是錢中書來信?”
“不,不是錢中書,而是……蘭陵公主!”河南道黜置使拆開信封,取出信紙看了起來。
心腹們頓時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