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趙楚楚和謝珩在邊上指點,牛同生上手倒是挺快的,同時還讓村裡那些機靈的年輕人跟著一起去學東西,看起來是真的很用心管理水磨坊。
趙楚楚除了偶爾看一下賬本之外,很少插手水磨坊的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們早晚會離開冷水村,有些東西就只能靠他們自己了。
牛同生每次來謝家,都眉開眼笑,告訴趙楚楚今天又跟誰談成了買賣。
現在的腐竹都不用他們自己到處去跑了,很多做雜貨或者是酒樓生意的商戶,都找上門來。
甚至都不需要水磨坊送貨,表示自己可以派人來取。
不過牛同生沒有一口吃成胖子,不管生意多大,他都不會立刻答應下來,而是根據每天的產量來分配腐竹的出貨,免得因為自己貪心供應不上,也不想以次充好,免得壞了口碑。
而謝珩除了每天教謝俊功課,便是研究高粱酒的釀製。
趙楚楚也在邊上幫忙。
她空間裡也有高粱酒,雖然不多,但也足夠讓謝珩用來做參考了。
但這件事進行得不是很順利,因為中間時不時有各種事耽擱下來。
畢竟入秋之後就是農作物的收成季節。
牛肚上的大豆也差不多要收回來了。
說起來,這大豆,也基本上是牛同生他們管得比較多。
趙楚楚除了外出給人治病,就是給人治病,真正在村子裡的時間算起來好像也不是那麼多。
牛同生整天忙這忙那,從不喊累,也許是因為有了念想和拼勁,精神氣比起以前反倒更好。
楊氏看著水磨坊的生意蒸蒸日上,其他跟趙楚楚交好人家都逐漸過上好日子,唯獨他們趙氏,因為當初做得太過分,半點便宜沒占上不說,在趙楚楚那連個陌生人都不如!
楊氏悔不當初。
幾次三番想讓孫子孫女試圖接近趙楚楚,但都被趙楚楚拒之千里。
久而久之,楊氏也不敢再試探了,生怕又惹過火,讓趙楚楚一怒之下打斷腿。
家裡已經有個瘸子,楊氏不希望再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