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
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蘇東來刻刀下木屑紛飛,一道道字型迅速出現在木簡上。
如今蘇東來有一把子神力,更有後土的神力加持,木簡不比那泥沙、豆腐硬多少,只見蘇東來手中刻刀龍飛鳳舞,一道道字跡出現在鹹的眼中。
“師傅,黃帝莫不是當年蚩尤之戰的黃帝?伯歧又是誰?不曾聽聞皇帝身邊有一個叫伯歧的天師?”鹹看著蘇東來刻印的字型,忍不住問了句。
谷“老老實實的看著就是了,問那麼多作甚?”蘇東來沒好氣的訓斥了一聲。
他那裡知道黃帝身邊有沒有一個叫伯歧的天師?
鹹受到訓斥,不敢在多問,只能委屈的看著蘇東來,然後靜靜的看著蘇東來刻印字型,整個人如獲至寶,目光不敢有絲毫的移動。
只見那一道道字型,猶若是串花的蝴蝶般出現,一卷卷木簡在蘇東來的身前堆積而起,那鹹捧著木簡,此時看的如痴如醉。
二人一個不分晝夜的雕刻,一個不捨晝夜的觀摩,一本黃帝內經,蘇東來足足刻印了八天,才將十三萬字的黃帝內經刻印完畢。
而木簡足足堆積了一座小山頭,怕不是有上千卷。
看著那堆積成山的木簡,蘇東來心中恍惚:“這黃帝內經一旦出世,窮盡草木之道理,萬物之生克,一旦落入歹人手中,必定會釀成大禍。”
黃帝內經不單單可以救人治病,更可以配置出奇毒之物,用來凃害天下蒼生。
那病灶之氣,可亂人體內陰陽五行,借取天地四時為己用,化作邪風,毒害萬物。
“我以魔主的名義詛咒,凡觀摩此真經者,不為善於天地,救治眾生,必中天魔詛咒,遭受天魔奪舍反噬而死。”蘇東來看著那一堆經卷,眼神裡一朵黑色的蓮花在不斷翻轉。
黃帝內經可不單單是黃帝內經,更有‘引導’之術,借取天地之氣為己用,已經是練氣術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