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61號就幸運多了,雖然作壁上觀,但是還真就沒遇到啥危險。
小心翼翼的推進,看到敵人擁有了很厲害的鐵王八。
依據以往的經驗,61號點點頭,搜尋著毒刺,卻發現居然沒有。
就用機槍,還沒到跟前,一發炮彈轟過來,跑都沒地方跑。
61號搞懂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是身上也沒多少東西。
看到了碎片手雷,腦海中有了想法。
舔包只舔手雷,隨後拉開引信,朝著鐵王八的下面就丟了過去。
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這可苦了鐵王八里面的傢伙。
連人帶鐵王八,通通飛上了天。
剩下的鐵王八就好說了,丟下手雷的一刻,其中一隻,快速發射,目標有兩個,號稱鐵王八終極者的61號,以及被炸了一下的6號鐵王八。
一波帶走兩個,61號渾身火熱熱的。
這玩意兒痛感居然這麼的逼真,簡直活不活了。
接下來的場面就有意思了,鐵王八對鐵王八。
最後的場面有點意思,只能用驚天動地,驚心動魄,三驚之感天動地。
驚天動地,漢語成語,拼音是jī
g tiā
dò
g dì,意思是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出自《李白墓》。
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元 無名氏 《博望燒屯.第二折》:“火炮響驚天動地,施謀略巧計安排。”
明 施耐庵《水滸》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賣藥酒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則恁地,也爭些兒壞了一個驚天動地的人。
明郎瑛《七修類稿》:“御史初至則曰驚天動地,過幾月則曰錯天黑地;去時則曰寞天寂地。”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八回》:熱心救難,又出驚天動地之人;仗劍立功,無非報國忠臣之事。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一回: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覺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功垂竹帛,世享榮華。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一回:“布庫裡雍順後,傳了數代,又出一個驚天動地的人物,比布庫裡雍順似還強得多哩。
驚心動魄,漢語成語,拼音是j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