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忽悠六百年從穿越開始> 第185章 醜奴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5章 醜奴兒 (2 / 5)

因為雖然足夠黑暗,但是可以依稀看到隧道盡頭有一絲絲亮光。

穿過隧道,又到達隧道,連續穿過十多個隧道,才算是走到盡頭。

農耕梯田已經荒廢,上面長滿了雜草。

穿過田地,灌溉田地的水車也已經失去了作用。

水車,灌溉工具,是古代種花勞動人民,充分利用水力發展出來的一種運轉機械。根據文獻記載,水車大約東漢時期出現。

水車作為種花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見證了中國農業文明,為水利研究史提供了見證。水車的發明奠定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水車是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車也叫天車,車高10米多,由一根長5米,口徑0.5米的車軸支撐著24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裝水。

河水衝來,藉著水勢的運動慣性緩緩轉動著輻條,一個個水斗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臨頂,水斗又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裡。

種花自古就是以農立國,與農業相關的科學技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為農業中最不可缺的一環,各朝政府雖致力於興修水利工程,不論是灌溉渠道或是運河都動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營建。

但是這些渠道大都分佈在各大農業區,至於高地或是離灌溉渠道及水源較遠之地,顯然是無法顧及。於是中國勞動人民善用其智慧,發明了一種能引水灌溉的農具——水車。

水車外形酷似古式車輪。輪幅直徑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達1518米。

輪幅中心是合抱粗的輪軸,以及比木鬥多一倍的橫板。一般大水車可灌溉農田六、七百畝,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畝。水車省工、省力、省資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進的灌溉工具了。

而這個地方的水車更為龐大,有點摩天輪的意思。

楚長歌很是驚訝,這條河依據原先水道,少說養活千萬人口不在話下。

稱之為母親河,也不足為過。

走過農田,來到居住的農家小院。

這院子簡潔大方,就是這床怎麼看怎麼像狗窩。

正常睡覺,要麼趴著睡,要麼躺著睡。

就算側身睡也沒啥毛病,但是這床蜷著睡。

就像是在側身躺著的時候,將雙腿往上摺疊,頭使勁夠膝蓋。

這種睡覺的方式,楚長歌有所瞭然,看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

這個地方還是很大的,有著人工開鑿的河道。

走了很遠的距離,依舊沒有人口。

這整片大地被層層疊疊的山所阻隔。

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文明。

看了一下遺留下來的東西,雖然有些東西不知道用途,但是看起來就不明覺厲。

這個地方無時無刻不出現的元素就是,狗男人的石像。

在每一座大型城市的中心位置,都有一座共同的狗男人的石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