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華達州的州長名叫托馬斯·鄧恩。
而內華達州也是美國曆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個州。
據說在1864年10月31日,美國國會收到一份長達4.7萬單詞的電報。
在電報技術剛剛問世不久的年代,這份電報創下人類電報長度的記錄,而且很長時間沒人打破。
這份電報來自美國西部卡森市,這裡原屬於美國的“猶他領地”,地廣人稀,有的只是沙漠荒地。
電報內容是當天由當地人投票透過的《內華達州州憲法》,這份憲法迫不及待地透過當時最先進的電報發給國會。
31日當天,林肯總統就宣佈該州憲法受到承認。
內華達就這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美國第36個州。
獨立之初,整個內華達州也只有一萬多人,擱一百多年後,還不如中國一個鄉鎮人口多。
為何這麼遙遠的地方,人口又如此稀少,能快速獨立建州?
就在內華達州獨立後幾天,美國舉行總統大選,林肯總統成功連任總統。
由於內華達州的獨立,林肯總統能多獲得至少3張選舉人票。
後來的幾年時間裡,一些手拿淘金工具的探險者,閒著也是閒著,就在內華達山山腳下、河床中找起金礦來。
結果這個人煙稀少的地方一錘子下去,就挖出來銀礦。
就這樣,內華達成了美國銀之州,和隔壁加州的金之州相互輝映,吸引大量挖掘者來到這裡。
其實,挖銀也好,淘金也罷,都是一場人生的大賭。
但依舊還是存在人煙稀少的問題。
托馬斯這次來到薩克拉門託,其實更想的是能夠從弗雷德裡克的工廠中分得一杯羹。
而且他對斯坦福發電廠早有耳聞,只不過現在整個內華達州人煙稀少,建發電廠絕對就是一門賠錢的買賣。
至於金礦或者銀礦這種東西就完全是靠運氣。
運氣好的話,能一夜暴富;運氣不好則會徒勞若干年收入還不夠餬口的。
“鄧恩先生,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通用公司的總工程師,美籍華裔艾力克先生。”弗雷德裡克介紹道。
鄧恩點點頭,伸出手:“艾力克先生,對於你的發明我也早有耳聞,只是因為事物太忙的原因,所以一直沒有能夠和你交談。”
雖然他不太看得起華人,但見到斯坦福的發電廠之後,他就試著放下自己的偏見。
因為沒有人願意和美元過不去。
“州長先生你好,我也一直忙,所以就沒有去拜訪州長先生。”蘇羽和他簡單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