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了身,才開始研究剩下的工作。
蘇羽先改進真空泵,讓其能夠達到抽真空的要求,同時讓索菲亞去燒製竹炭。
其原理也很簡單,就是高溫密閉爐燒焦,然後再加工。
但就一個高溫密閉爐蘇羽還得手搓出來,因為沒有現成的工具,只得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做。
等他將真空泵改進到自己需要的程度,索菲亞的竹炭也已經燒製完成。
接著還要加工,也就是打磨使其達到能裝入燈泡內。
不過這不算結束,因為還有玻璃球還要改進,因為這只是單純的玻璃球,並不是燈泡,要先透過高溫將玻璃球變軟,再透過一根不漏風的鋼管將其吹成完美的形狀。
同時還要放入芯柱、支撐絲、內導線、外導線等東西。
眾所周知,內導線用來導電和固定燈絲,蘇羽用的是銅絲製作。
外導線用的也是銅絲。
接下來的內容就是連線燈頭用以通電。
至於杜美絲,他沒有這方面的材料,所以捨棄不用。
這個過程得小心翼翼,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把竹炭弄碎。
完成上述步驟後,要透過排氣管用來把玻殼裡的空氣抽走,然後將下端燒焊密封,確認此時的燈泡已經是處於真空後,還要將連線燈座和接通電源的燈頭接上去。
這不能算是正兒八經的白熾燈,因為蘇羽手上沒有焊泥,這玩意是燈頭與燈泡體之間空隙的充填物。
由焊泥粉與乙醇按其一定比例混合後,經攪拌而成的,因而焊泥粉的質量直接影響燈泡的質量。
即便蘇羽知道焊泥粉的原理,也沒辦法上手,因為沒有原材料,所以只能簡單糊弄一下,能夠點亮這盞簡易的電燈即可。
忙活幾天,終於迎來了曙光。
期間,娜塔莎來問過幾次,不過她對這個不上心,全部丟給蘇羽和索菲亞。
等到晚上要吃飯的時候,娜塔莎見房間裡只點上一根蠟燭,便疑惑問道:“家裡已經這麼窮了?連蠟燭都要省嗎?”
“不不不,達令,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候。”蘇羽開口道,“所以,請做好心理準備。”
說完,他合上閘,房間的天花板突然出現一團光,而且還在漸漸變亮,將蠟燭的光芒給完全壓下去。
持續半個月的研究,這盞手搓的電燈終於亮了!
一瞬間,娜塔莎驚呆了。
本來還以為這個中國人只是開玩笑,沒想到他居然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