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茜的演技其實進步挺大的了,但是貝利葉一家這種戲她能演麼?”
“我相信陳之行的眼光,更何況他捧的是劉一茜,更不可能差了。”
網上的討論之聲經久不息,陳之行卻依舊藉著自己的人脈四處邀請。
貝利葉一家講述的是:一個聾啞家庭中的正常女孩,因為家境貧寒受盡冷眼,所以社交恐懼症比較嚴重,雖然有著清亮的歌喉,但是不太敢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
作為聾啞人和健康人之間的橋樑,其中人物內心的戲份很難刻畫。
在心理層面上來說,劉一茜所面臨的是一個自卑女孩的情緒內斂,在外部層面,她又需要找到窮人家女孩的怯懦,還有最重要的手語課程。
但是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戲的背景就很容易讓觀眾引起共鳴。
而且也比較符合我們哀大於悲的文化核心。
這部戲也被其他國家翻拍過,獲得的成績同樣相當不錯。
雖說沒有火出圈,但是評價卻相當的高。
受制於劇本的背景設定,這部戲的演員很不好找。
劉一茜也知道,現在的演員其實不太想要費太大的心力在準備工作上。
在劇本質量雜揉的年代,產量的追求已經大於質量。
只要演的夠多,總有兩部會透過好的宣傳手段出圈。
這部戲中需要一對父母和女主哥哥三個聾啞人的角色,都得學會手語。
父親的角色陳之行找上了馮遠錚,母親的角色他心中也有了一番考量。
但是老演員好找,新演員卻沒有這份沉澱感和耐心。他們大多都被條條框框束縛著,能拍戲已經是在通告和綜藝之間抽出的時間,哪有時間來學手語呢?
就陳之行身邊這些人來說,張偌雲在拍《贅婿》,林庚心演技不行,吳晶倒是沒事,不過他長得比馮遠錚還老。
思來想去,女主哥哥這個角色陳之行還是自己拿下了。
一來是實在沒人,二來是這部戲中其他的角色他也不太好染指。
除了聾啞人之外,這部戲中的男性角色都是清一水的歌唱家。
就他那個嗓子,實在是有些為難。
這也算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了吧。
陳之行唉聲嘆氣,這拍戲可真比演戲要麻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