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木野是典型的導演長相,方方正正,下巴一撮鬍子,平頭,黑框眼鏡。
看不出什麼特別的,甚至頭髮在長年累月佩戴鴨舌帽後還顯得有些軟趴。
魔都的天氣不算冷,但他還是穿了一件黑色風衣,衣服上一塵不染,看得出他還算是比較精於打理的人。
雖然其貌不揚,不過他的眼睛挺有神,從兩人坐在咖啡廳之後,他的雙眼就如同掃描器一樣在陳之行全身上下掃蕩起來。
“陳先生,你好。”
他打量的眼神有些略帶侵略性,再掃蕩過一遍之後才帶著歉意伸出手。
“聞導你好。”
陳之行噙著笑容,一點沒放在心上,這相當於是導演的通病了。
在物色演員的時候,就開始將對方和自己電影中的角色形象相互匹配,看著對方微微點頭的模樣,看來是對自己的形象比較滿意。
《慶餘年》取景地來到了橫店,又要重新佈景安排,藉著這個空檔,陳之行便來到了燕京和聞木野面談一番。
相對於導演喜歡面見演員,他也喜歡面見導演。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很大程度上要“取悅”於導演的意圖。
和導演面對面交談,才能更深層的領略到他的想法和思路,也能更確定自己是否和對方合得來。
“我們的劇本你看過了嗎?”
自然而然的,他帶上了詢問的語氣。
陳之行十分欣賞他的自信,十分配合的回應道:“我全看過了,劇情十分順暢,起承轉合都十分精彩。”
聞木野點了點頭,“這部戲裡面有個角色跟你比較合適。”
說著,他又翻起風衣的口袋,掏出一大疊蜷縮起來的檔案,將其鋪展到桌面上。
他努力壓著褶皺,顯得有些笨拙。
陳之行看出來他有些不太敢抬頭,可能是他也覺得這個角色對於邀請自己來說沒有什麼吸引力吧。
果然,他張開了口:“主角的小舅子,曹斌,是一個警察的角色,還挺出彩的。對手戲不光有徐錚,還有韋青老前輩,她之前說在《河神》裡你們配合的相當不錯,也因此讓我來找上你。”
“哦。”陳之行不鹹不淡地點了點頭。
“還有一個角色。”文牧野又翻開一頁,“配角彭浩,還挺出彩的,個性比較強烈,但是形象可能要做出一些犧牲。”
彭浩是片中的黃毛,算得上是一個丑角,雖然形象不討喜,但是人物的情節設計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