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行接下了上臺說相聲的宣傳策略。
但是這交易是一碼歸一碼,他現在身價可不菲,讓他上臺宣傳是一回事,讓他上臺說相聲幫著賣票是另一回事。
“我覺得你說得對。”陳之行點了點頭,面對著王瑋的一套套生意經,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所以咱們現在缺個說書人,你把郭老師給拉來說兩段。”
陳之行這才抬頭,將手中的劇本合上,“說書人?”
他嘴裡咂摸,也想起了這部劇比較亮眼的小設計。
為了貼合津門的風土文化,在每一集開始的時候,都會有一段茶館說書的段落。
用這種獨到的形式來講述一下故事的梗概,既能幫觀眾回憶起前面的劇情,又能勾起懸念。
“你說讓郭老師來這一段?”
王瑋頻頻點頭,“要是他能來,咱們還能多一個宣傳點。一共就二十多集,錄下來都不用一小時。”
“那我試試。”陳之行默默點頭,將這一茬給記上。
“現在打電話行麼?”
“這麼著急?”陳之行皺著眉頭。
王瑋左右瞟了一眼,“金示嘉團隊那邊施壓了,你不是馬上要跑宣傳了麼,到時候更沒有什麼時間拍戲,咱們得趕一下進度。”
“皇上不急太監急。”
“可不是麼,他昨天還發了條微博,說做演員要從一而終,對得起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拎不清的以為是他在發雞湯,但是他們自然知道這是在諷刺什麼。
“那我現在就問問。”
......
郭德剛還挺好說話,一聽到陳之行的請求,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
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河神可以透過他的說書橋段增加韻味,他們也可以透過河神開啟知名度。
德芸社現在算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時期,火的就那麼兩三個。
除了郭德剛和於千之外,就小嶽嶽那一對上了春晚有了知名度。
不過小嶽的火熱並沒有給整個團隊帶來多大的反哺效果,聽相聲的觀眾還是拎著這幾個名頭響亮的聽。
相聲這種接地氣的行業想要開啟知名度還是得多上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