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了裴晏之的故事,韓森唏噓不已。
而後人為裴晏之撰寫的故事也頗多,雜糅著社會面上的小道訊息,似真似假,不一而足。
但總體是讓裴晏之的形象,顯得非常飽滿且真實。
每一個讀了裴晏之故事的人,都會為之感動。
在此之前, 韓森其實對京劇瞭解不多。
但也知道,行業內有許多唱作人,在創作時,都試圖把戲曲元素融入到歌曲當中,這是全世界獨一份的唱腔,也唯有華夏人能夠感受其中的韻味。
最具代表性的, 比如周杰倫,《蘭亭序》、《霍元甲》中, 或多或少都具備有戲曲元素, 再比如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清明上河圖》等,也都算是紅遍大江南北的名曲。
不過,綜合考慮裴家班的歷史傳記,韓森卻覺得,另外一首頗具傳奇性的歌曲,也相當適合裴雪曼。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在韓森拍戲時的閒暇時間段,都會思考創作。
劇組不少人都發現,一身角色服裝的韓森,時常坐在劇組導演椅前,拿起紙筆寫寫畫畫, 並不斷哼出一些悠揚的旋律來。
這一幕, 看的不少人都感慨不已。
不愧是歌壇頂尖唱作人, 拍個戲都有創作的靈感。
直到近一週後, 韓森斷斷續續的把一首歌的詞曲寫完。
當詞曲完成的這天,導演姜華笑著說道:“我們是不是見證了一首傳奇歌曲的誕生?”
“傳奇歌曲?”
韓森想了想, 笑著搖頭道:“不至於,不過這首歌的背後確實有一個傳奇故事。”
姜華驚訝,卻並沒有多問,他對歌壇的事情不是很感興趣。
隨手拉過一把椅子,便是認真跟韓森說道:“阿森,等這部劇拍完,你我要不要繼續合作一次?”
“怎麼說?”韓森驚訝的問道。
姜華笑道:“我明年準備正式進軍電影界,投拍一部電影。”
韓森問道:“什麼型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