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一聽,一臉陶然之貌:“三百里外,不遠百里啊,善緣多咧,善緣重喲。”
“道長,且聽我道來,我們那夏河村,與世隔絕,村人多姓夏,不知幾年幾月,生了邪門之事。”
劉懷義側耳傾聽,初時不以為意,慢慢也覺驚奇。
夏河村原是一處與世隔絕的小村落,卻不知何年何月,生了怪事。
有戶人家,產下八胎,無一男子。
自此之後,一村上下,常要五六胎,才有個男兒。
這人妻先天體弱,已生了四胎女嬰,村裡接生婆告得,再有一胎無男兒,便不必生了,免失了大小。
可叫他焦頭爛額,四處求神拜佛,三百方圓,見寺就拜,見觀就入,財流如水。
劉懷義是大開眼界,天下竟有如此奇地,可莫叫大師兄知曉。
問道之事,已是雲煙,無眠本人,業已淡去,然劉懷義,可是清楚。
道士精神大作:“許是有邪祟作妖,善男子莫要慌張,紫雲觀大仙雲集,請神籤一隻辟邪!”
說將籤筒塞進他手,那人顯是摸得多了,一震一抖,一簽落地。
道士掃了一眼,搖頭晃腦道:“善男子福運缺,下下籤一隻,難囉,難囉。”
善男子面色頓時發雪白,這求神拜佛就求個心安,最怕的當然是不吉之兆。
“呀,少陽真人,您怎麼來了。”屆時少陽子側面出,道士極其‘驚訝’說道。
“正自後山參玄,太清道祖感應,亦然不知何事。”
少陽笑容祥和,頗具仙風道骨,與前判若兩人。
瞥見劉懷義,只淡淡一笑,身上的道家風韻撲面而來,唬得那善男子是一愣愣的。
道士大驚失色道:“真人,您是修為通仙,當知神目如電,必定不會隱瞞,什麼事能讓太清道祖感應?”
“卻也是不知,這位善信是?”少陽子愁然一嘆,又目光一轉道。
“真人,我是……”
“不必多言,待我一算。”少陽子手掐指決,飄忽曰:“三百里外,夏河人士。妻人體弱,為求一子。”
善男兩股震,果是真人也。
少陽子感慨道:“觀你倉皇之貌,莫非煩惱纏身,隨我來罷,太上道祖,特生感應,想必在汝。”
善男子手足無措,跟少陽真人身後,尤似牧人引羔羊。
懷義失笑搖頭,少陽方才便在後室,如此矇騙凡人,到是有所心得,於他眼裡,貽笑大方。
若是二師兄在此,凡人也當能分辨,何謂之東施效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