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才的招收是需要過程的,李旭這陸續上馬的大專案,不僅耗費了公司大量的精力,也使得人員招聘越發緊張。
畢竟他們廠址設在了城郊的鄉鎮上。
很多大學生或者其他求職者,一聽地址就打了退堂鼓。
“那就先停一停。”
李旭聽完許燕的“訴苦“很爽快的答應她的要求,暫時停止新專案,等公司緩一緩,企業文化建一建的。
許燕沒想到他答應的這麼痛快。
一時還有些沒反應過來。
“你說的這問題確實存在,我正準備找你商量一下,開分廠的事情。”李旭說道。
“您的意思,是將一部分產業遷出去?”許燕說道。
“對,一些新的專案,以後就在新廠那邊建設。”
許燕點了點頭,說都:“好的,我儘快關注一下有沒有合適的招商引資專案。”
“嗯,地方還是選在省內吧,也好管理。”
李旭又叮囑了幾句,便走出了後花園。
他現在手頭有淨化裝置,機器人玩偶,機床三個比較完整的專案。
還有一個剛起頭的風洞建設專案。
這樣一算,不算醫藥類化工類,光機械類就有四個專案,已經不少了。
貪多嚼不爛這個道理,李旭還是懂得。
所以他本來就有緩一緩的念頭。
出了花園,還沒走幾步,蔡教授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李董,齊魯銀行銀行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表示他們想跟咱們訂購一批機器人。”
“訂購機器人?什麼意思?”
李旭疑惑道。
蔡教授便把對方的要求說了一下。
李旭聽完恍然,這不就是設計個更科技化的機器“大堂經理”嘛。
之前銀行那種引導機器人,李旭也見過。
純粹就是個玩具。
看著好像挺牛比,能直接跟人對話,其實是因為後面有人操控。
“可以啊,這可是個好專案。”李旭陡然發現了裡面的商機。
銀行有的是錢,只要一家銀行做的好了,其他銀行肯定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