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自檢已完成,資料連線正常,資料反饋延遲符合要求,動態指令就位……”
一連串的資訊輸出後,機器下肢在各種輔助工具的幫助下,開始了簡單的行走動作。
粗糙的機械腳掌,每一次觸控地面,都會有大量資料反饋回系統。
“資料糾正中……,引數修改中……”
這些資料都會與模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並作出調整。
隨著電腦螢幕上,系統顯示資料的不斷更新,機器下肢的擺動越發趨向於正常人類的姿態。
“李總,延遲時間已經爆紅,擬態資料也已經到了頂峰……”
就在眾人聚精會神的機器人下肢運動的時候,孫浩對李旭彙報道。
“這麼快就到頂了。”李旭搖了搖頭,神情有些遺憾。
…
他的演算法是沒問題的,可是機器人的活動關節技術卻很粗糙。
自由度也不高!
最主要的是擬態差距過大,就比如說人的腿在行走是會有一個減震緩衝,會有一個整體性的力量傳輸引導。
這些李旭現在的這款機械下肢,都還做不到,無論是關節技術還是感測器,只能說是湊合。
“好,停了吧!咱們再把資料分析一下!”李旭示意工作人員關閉機器。
眾人聞言表情都有些遺憾。
“沒事,再接再厲,這才哪跟哪,做實驗哪有一蹴而就的!”
“打起精神來!”李旭笑了笑,拍了拍手,示意大家情緒樂觀一些。
隨後眾人按照李旭之前的分組,繼續就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
既然實驗資料差距較大,李旭也就沒必要再待在這裡了,畢竟修改糾正,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
最主要的還是相關人才太缺乏了。
李旭現在求賢若渴!
走出實驗室,李旭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不一會,於欣欣敲了敲門,走了進來。
因為李旭最近要在環球中心辦公,所以於欣欣也跟著搬了過來。
沒辦法,老闆的秘書,不跟著老闆,跟著誰!
也就是李旭人“好”,沒有在辦公室裡設定個隔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