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一聊就是一上午,期間還參觀了生產車間和環保設施。
現在這個年代,環保達標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的門檻。
這個製藥廠的生產車間安全性防護性做的很好,一看就是標準的無菌化生產工藝。
李旭很滿意。
經過旁敲側擊,李旭也大致明白了一點,這位老兄不是因為藥廠經營的問題要賣掉藥廠,而是因為房地產。
他投資的房地產有點收不住手了,銀行貸款已經累積的足以讓他傾家蕩產。
現在唯有賣掉這家藥廠,才能有一線轉機。
李旭對這個原因有些唏噓。
自從前幾年房價飆升之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層出不窮的經營房地產的浪潮。
那些趕上時代紅利的都掙發了,給了眾人一種我有錢,我幹也行的假象錯覺。
於是很多經商有成的人,手裡有了點閒錢,都會去投資一下房地產,試試自己的“手氣”。
然後一頭扎進了貸款融資的旋渦當中。
如果房價一直飆升,只要不買到問題地段,這些老闆即使虧也虧不到哪裡去。
可是樓價是有地域區別的。
很多地段,因為政府規劃的原因,原本搶手的路段,瞬間變成了無人問津的郊區。
房價一跌再跌。
結果,有些老闆就陷入泥坑,難以自拔,手頭的房產不僅沒有帶來利潤,反而將以前經營的公司也搭了進去。
更何況現在樓市這麼不穩定。
他雖然沒搞過房地產,但新聞還是看了不少的,身邊也見過爛尾的樓盤。
正是成也時代,敗也時代。
參觀完工廠後,李旭拒絕了丁總的邀請,開車離開了公司。
在生意場上,還是少一點親密接觸比較好。
至於下一步的收購談判,李旭準備找專業的律師團隊和公關人員來進行。
來之前他也打聽過了,像這種規模的藥廠,沒有半個小目標,是想也別想沾一下手。
得虧這是小型製藥廠,要是中型的,估計李旭看完就得跑。
系統獎勵給的太少了。
他窮的連一家中型製藥廠都買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