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仙御九霄> 第五零九章 赤霄後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零九章 赤霄後裔 (1 / 2)

呦呦公主聽萬朋這個問題,倒是顯得很是意外,“赤霄後裔?你怎麼突然問這個?”

萬朋道,“我從其他霄走來,實際上,如果真是有赤霄的後裔在,遠古的時候赤霄離開時,一定會給他們留下一些後門,以方便他們的發展。↗頂點小說,比如,在紫霄,赤霄留下的後裔,就是他們空間管理局這一個特殊的團體。而正是這個團體,掌握著紫霄的空間傳送大權。在練霄,赤霄的後裔們,建立了赤練國,實際行使了練霄的行政管理權。”

萬朋停了停,像是苦笑了笑,“誰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某個地方生存的時候,過得更好一點兒呢。換句話說,如果是你的後代,你把他們放到不毛之地上去時,可能也會比當地的土著人多給留些口糧。”

呦呦公主理解了萬朋的意思,“可是,據我所知,當時魔界並沒有留下什麼赤霄的後裔。”

萬朋搖搖頭道,“不可能,這是不可能的。你要知道,按你所說,魔界那時候出兵外圍,是受赤霄的指使。而要指使,當是靠遠遠的兩霄之間的通話是不可能的。赤霄一定會派人到魔界來,對魔界形成一種實際的震懾和指導。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清楚地掌握各種資訊,從而保證魔界出兵的時候被他們掌控形勢。”

呦呦公主慢慢點著頭,“可是,真的沒有什麼資訊表明,赤霄人留在黅霄了。自始至終,魔界扮演了一個棋子的角色,被人利用,又被人陷害,並被人唾棄。這樣一個霄,赤霄人怎麼會甘心留下?也許在封印之前,他們都已經全部撤走了吧?”

萬朋搖搖頭,“當一些人在一個地方生活習慣了之後,會對這個地方產生感情。另外,生活之中的各種瑣碎事務,也會讓他對這個地方產生一定的依賴感。所以,赤霄支配魔界這麼長時間,總會有人願意留下的。而這些留下的人,也一定會聚成一團,一起生活。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記住自己的過去,記住自己的種族。”

“但問題是,赤霄那麼優越,真的在黅霄生活下來,不可能不被人知吧?”呦呦公主因為長時間生活在魔界,所以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也是多從所接觸的各種資訊出發,因此疑問比萬朋想的多。

萬朋則不然。他站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思路更清晰,思維更敏捷。“這可未必。如果他們佔有絕對優勢,可能會對外公佈,比如,練霄的赤練國。但是如果不佔優勢,可能就會換一個生存方式,比如空間管理局。而如果他們是佔劣勢,被這一界人的所敵視和仇視,會影響到正常生活,可能就會完全地隱藏起來。”

“只不過,他們可以將身份隱藏起來,能力卻不該隱藏起來。為了後代可能離開某個霄,赤霄一般會留下空間類的技能。而在黅霄,空間類的技能或物品只有兩個。徹天神箭和達爾家族的特許令。”

“達爾家族的特許令!”萬朋的眼睛迅速眯起,像是找到了某種資訊。他轉向呦呦公主,“達爾家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家的?”

呦呦公主也理解了萬朋的思維方向,“達爾家族從什麼時候開始起家的,一直沒有具體的記載,似乎是非常古老的家族,並且可以確定地說,在魔界向外發動戰爭之前,就已經起家了。”

“是麼。”萬朋突然覺得有些時間概念出現了混亂,“我現在需要請你幫我理順一下時間關係。匯靈降魔術的出現,靈脩統治魔界,魔界對外的征戰,魔界封印,這些時間,具體該是什麼樣的?”

呦呦公主道,“歷史是這樣的。最早,魔界三個種族平安相處,由獲得魔神傳承的大魔王統治,相安無事。之後,出現了匯靈降魔術。魔被殺盡,靈脩統治。之後靈脩被驅趕,普通人統治。後魔再起,並向外征戰。然後魔界被封印。封印之後,過了很久,達爾家族開始越權。這是大概的歷史經過。但是,由於在封印之前,有過對魔的大清理,所以很多具體的情況,已經記載不清,不同的人,可能會複述出不同的版本。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些歷史事件,都出現過。”

萬朋慢慢點著頭,“匯靈降魔術,其實是更傾向於修者或者其他霄的戰鬥方式。並且,據我的考查,匯靈降魔術本源起源於魔功。若是魔所創,那麼,這是不合邏輯的。因為沒有哪個魔,會把一份魔功,向不利於本體發揮的方向發展。所以,必然有外人的介入,造成了匯靈降魔術的出現。”

“而匯靈降魔術,可能就是赤霄用以控制魔界向外征戰的工具。大魔王死後,除了外出追查匯靈降魔術的第三護法一族,其他護法全部被殺死。這也等於,除去了魔界的高手。然後,靈脩上位。靈脩能上位,與匯靈降魔術相關,所以,靈脩上位也可能就是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萬朋的分析越來越深入,似乎一個陰謀的真相正在慢慢形成。“可是,靈脩的戰鬥方式與赤霄人想要的不同,他們壓縮環境靈氣,戰鬥能力受限,所以,他們最終被赤霄以公開的形式推翻了,赤霄再次扶起了魔,建立了魔軍,依靠魔軍對外征戰。”

他又停了停,“那麼為什麼,匯靈降魔術的去向要指向練霄,召喚焚天神獸的玉笛也落在練霄,也許事情就明瞭了。因為那裡有赤練國。即使那時候,還沒有赤練國,那裡也有大批的赤霄人聚居。這也就是,為什麼對匯靈降魔術的追查,一直查不到根源的主要原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