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她一起來的還有蓮兒師妹,一個陌生弟子。
眾人起身相迎,吳織道:“師尊突然召我前去說事,便耽擱了時辰,還請諸位見諒。”
大家皆道:“無妨。”
齊一鳴等人都是認得那個隨吳織來的弟子的,但張崇卻沒見過這女修。
吳織便給他介紹,“這是袁湛兮袁師妹。他是斬鯨城袁師叔的後輩,也是我的好友。她築基未久,這次是我叫她來與諸位交流些修煉心得。”
“這是和光殿右執事,張崇。”
張崇:“袁師妹有禮。”
袁湛兮:“張師兄聞鐘聲破境,湛兮早便聽過師兄大名了,今日一見,果然是仙蘊內斂,有上善真意。”
張崇一聽,她這一番誇也是用了心思的。
他不好搪塞過去,暗道:好在這幾日聽從象猿前輩的建議,讀了道經,不然怕是聽不大懂袁湛兮的話,回答起來難免驢頭不對馬嘴。
“師妹謬讚。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師妹之名才是道韻深厚。”
……
寒暄之後,各自落座。
那日在困蒙峰頂,象猿拿出兩枚玉簡叫張崇挑選,他最終卻拒絕了象猿。
他知曉世間沒有白來的好處,萬事萬物皆在冥冥中有其價格,此時不償,這代價便需將來償付。
受象猿一番指點,已是欠了人情,生了因果。這等大能的人情可是不好欠的,張崇雖是心動,卻不願接受象猿的饋贈。
另有一點就是,象猿的智慧閱歷如亙海一樣深不可測。張崇怕其人給出的東西藏有手段,他也察覺不出來,還是拒絕得好。
象猿當時收起玉簡,也沒有流露失望或是滿意的情緒,只是告訴他,大道既在高緲,也在塵世。
修士身體內也是一個小天地,道理相通。他叫張崇讀讀道經,此書流傳萬界,不拘仙凡,卻常如陽光、飲水一般被忽視。
世間多珍貴物,和光同塵,湛兮,似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