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明,溪水微涼。張崇捧起些水飲下,發現此次去孫家寨最好能弄些米糧,還要一個小釜。自己去捕獵還是太過麻煩,張崇一月吃個兩三次飯足矣。比起打到獵物,開膛破肚,清洗乾淨,起火烤熟這一套步驟,張崇更願意吃些穀物,方便得多。
在蛇王山常年不絕的嘶嘶聲中,張崇漫步往孫家寨走去。
孫家寨是大寨,這個大不是說它比一般村寨大些,而是說它真的很大,人口十萬有餘。孫家寨囊括六座山峰,每座山峰自半山腰以下,各類屋舍連綿不絕,方圓三十里凡有人家之處必是孫家寨地域。凡是大寨,大多與孫家寨差不多,歷史悠久,族姓眾多。
以前孫家寨可能只是個不知建在哪座山頭上的小寨子,孫氏一族百十來號人聚居其中。後來家族壯大,旁近村落和外來家族不斷融入,寨子自然越來越大,佔地自然也越來越廣,變成附近的貨物集散之地,也成了大小商販駐紮之處。
由於此界風俗,孫家寨不會建城,也沒有人能管理整個孫家寨,即便是孫家也不能。“孫家寨”這個名號不過是多年沿襲下來,孫家也不過是大寨裡一個年紀最大,分量重些的成員罷了。
孫家寨劃分六個區域,梨樹坪是修行者活動的區域,其餘五區多是凡人。相隔不過半日路程,卻全然是兩種景象。蛇王山渺無人煙,此處卻是人聲鼎沸,一派繁榮。張崇還是頭一遭見識這樣的大寨,兩旁叫賣聲不絕,凡人中沒有錢銀之類流通,日常交易全憑下院特製的糧符。這糧符一院一制,只在本境流通,在大型村寨中還算好用,到了偏僻之處的小村寨就不大頂用了。
西華境中,這糧符在大寨可以跟王家的米店換取糧食,但是在那些沒有王家人行商偏遠之地,換糧十分困難,也就不為村人所喜。
張崇沒有糧符,也不需要。母音下院在孫家寨設的院司專為他們這些修行者服務。張崇所需都可以去院司領取,只要不超過一定限額即可。每月一石,可用,可不用,全憑個人意願,只不過想直接把這每月一石的米糧直接領走可是不行的。
走馬觀花,張崇花了沒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院司。寨子依山而建,地勢越高的建築地位也就越高,張崇一路上行,很輕易就找到了院司所在。只是此時院司門前頗為嘈雜,人群圍在一起。
張崇走近看去,人群中立著一中年男子,看去頗為幹練,正是負責王家在孫家寨一應生意的王伯行。
王伯行對面是院司的司正。
王伯行一臉嚴肅,“孫司正,今日我王家死了十多人,隨隊的修行者更是失蹤,你當真不願派人相助?”
“伯行兄此言差矣,院司裡的巡監都歸司禮大人管轄,在下實在支使不動。王家死傷如此多人,我也是十分同情他們,只是我這小小的司正有心相助,但是無能為力啊,我恨不能手提長刀,為王兄屠盡那些吃人的畜牲。”
“哼”,王伯行一聲冷笑,“你我這麼多年下來,何必再惺惺作態,司禮大人那裡我早已派人去通傳了,最遲明日就能回覆。在你院裡駐守的孫氏巡監哪個不聽你的?你若相助,他日我王家必有厚報。”
司正收斂起好臉色,正色道:“沒有司禮大人的命令,我是使不動人的,伯行兄不若自己進去找他們幫忙好了。”說罷,孫司正側身把院司正門讓出來,作勢一請。
王伯行怒不可遏,“好,明日命令傳來,我看你怎麼和司禮大人交代。哼,我們走!”
地上十數擔架,以白布蓋住。其中有幾個白布被掀開了些,露出裡面被啃食得血肉模糊的屍體。王伯行今日知曉商隊遇害,立刻就把屍體帶來這院司門前,希望孫司正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程度,派些人手去嘗試尋找失蹤的人,或許那名王家子弟難能留下一命,只是不想這司正還是不改以往那副小人做派。
王伯行氣急,帶著人抬著諸人遺體離開,孫司正也轉身回到院裡。大家看熱鬧結束了,也很快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