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爾瓦城匯合五萬僕從軍之後,匈奴的騎兵已經達到了是十萬五千人。這還得感謝亞美尼亞高原四國做出的貢獻。
四國本就是養馬的國家,他們被匈奴征服的時候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因此各國的損失並不大。
被匈奴征服之後的四國,多年一來的積蓄全部歸了匈奴,這是匈奴能夠快速恢復的原因之一。
冒頓盯上本都王國的原因,不僅是看上它的臣民有百萬之數,更主要的是本都王國也是一個養了不少馬的國家。
而讓他敢動手的原因則是本都王國距離其他國家甚遠,國土更是分佈在黑海周圍。
本都王國的邊境線太過狹長,防守不利。再加上國土縱深不夠,根本難以抵擋騎兵的奔襲。
以往的本都王國還有比提尼亞、伊比利亞、亞美尼亞三國充當緩衝。但隨著這三國被匈奴征服之後,整個王國都暴露在匈奴鐵騎之下。
要不是本都王米特里達梯三世反應快,王國已經被匈奴大軍長驅直入了。
而冒頓這次拿到這批武器之後,沒有回國的打算,而是北上一千六百里越過高加索山脈, 然後西進一千六百里直取本都王都阿馬西亞。
如此瘋狂的計劃,這是本都王絕對想不到的。
在西荒諸國的眼中,打仗從來都是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打下去。冒頓這種不打防禦塔,直接偷水晶的做法完全不講武德。
奔襲三千多里地,對除了秦國之外的世界諸國來說絕對是喪心病狂。
整個世界諸國能夠做到這這件事的國家一隻手都能數出來,而匈奴便是其中一個。
長期的遊牧生活讓匈奴人已經習慣這種動不動就行走千里,與中原人的戰爭更是讓他們時不時都是奔襲千里南下亦或是遠遁千里逃命。
以騎兵的速度,三千里地不過是大半個月的時間,這對各國來說沒有任何的影響。或許等他們發現匈奴異動的訊息之後,匈奴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了。
十萬匈奴大軍在冒頓親自率領下千里奔襲本都王國,而本都王此刻卻還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他還不知道王國即將面對兇狠的匈奴人。
阿馬西亞是一座建立在黑海東北海岸的城池,城池往北八十里就是亞速海的南海岸。
這座靠海的平原地區,不僅有豐富的水產、海產資源。附近更是擁有大片優良的牧場,這些年隨著絲路的發展。本都王國開始加大里綿羊的飼養,他們出產的優質羊毛深得秦國的商人鍾愛。
每年王國產出的羊毛都能換取大量的財富。為了賺取更多的財富。米特里達梯三世更是鼓勵百姓大量放牧羊群,甚至降低了馬匹的飼養數量,這件事便是冒頓沒有想到的。
隨著秦國貿易政策的變化,與秦國貿易交往密切的諸多國家都開始調整國內的生產結構。所有人都知道秦人的錢好賺,只要質量達標,有多少秦國就買多少。
一些國家更是直接放棄種植農作植物,開始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這可比種糧食來錢快多了,隨著秦國開始大量出售糧食,這種現象有擴大的趨勢。
這樣的結果正是楊子墨最想看見的,大秦從各國低價大量購入原材料,然後加工成商品高價賣給各國,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至於各國想要阻攔這件事的人,都被秦國商人大把的金銀珠寶征服了,他們充當了幫手的角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