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戰經過商量,各族大軍暫時歸於大秦統領,各族首領、將士也願意服從楊子墨的指揮。
“爾等,歸入大軍參謀部,負責大軍戰事謀劃。行軍計劃,對敵策略等。”
“諾(是)!”
“崑山!”
“末將在!”
“攜魑魅本部人馬,作為大軍斥候,替大軍監察四方,尋覓敵蹤。保證大軍四周的安全!”
“諾!”
崑山領命之後,便帶著麾下九千餘人化作小隊,四散離去,開始替大軍巡視方圓三十里。
“李信,圖丁塔!”
“末將在!”
“李信領朱雀軍騎兵三萬為大軍左路先鋒;圖丁塔領三萬烏孫騎兵為大軍右路先鋒!”
“諾(得令)!”
兩人領了軍令便帶著六萬騎兵,離開了校場。開始加速向著大宛國的方向奔騰而去,留下漫天的煙塵。
“司馬欣!”
“末將在!”
“司馬欣領白虎軍騎兵及丁零騎兵三萬、堅昆騎兵一萬五,合計騎兵七萬餘,護衛大軍左翼!”
“王離領維和軍團及呼揭騎兵兩萬、西羌騎兵五千、林胡騎兵五千,合計五萬餘,護衛大軍右翼!”
“諾!”
“西拉領月氏騎兵五萬,庫義領五萬餘烏孫騎兵護衛中軍!”
“遵命!”
西拉和庫義分別是月氏和烏孫的將軍,各領本部人馬也正合適。
“其餘人馬由本帥親自統領,自成中軍攜糧草物資前往大宛國東鏡的阿拉萬城!”
“此戰,無論何人何族,當謹記軍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