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草原天氣日漸寒冷,遠處的高山上已經能看見費伍德雪花。
草原上的牧民們已經修好了牛羊圈,苜蓿草製成的乾草堆也成堆成堆的搬進了棚子裡。牧民們都在準備過冬的物資,準備已經冬季的來臨。
烏孫一族這幾個月時間裡在昆納的帶領下,劫掠了不少的西域各族的人口,販賣到大秦後一時間獲得了巨量的財富,換得了不少的物資。
今天是秦國的商隊來到草原進行的最後一次貿易,冬季快要來臨了,整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也將停滯下來,各國的商人也開始帶著自己的商隊回到本國,等冬季過去,明年開春他們才會繼續遠方各國行商。
受秦國的影響,很多部族都在自己部落裡修建了一處專門用來交易的營地。烏孫族也在靠近大秦北方草原的地方修建了一處交易營地。
營地內早已聚滿了前面貿易的各族商人,而人數最多的就屬秦國的商賈最多。這是大雪封路之前最後一次貿易的機會,烏孫肯定會購買大量的過冬物資。而這樣場景在很多部落裡都在上演。
自然而然的烏孫的牧民們都帶上自家用來交易的物品來到了營地,整個營地人聲鼎沸,牛羊馬匹的叫喊聲此起彼伏,好一副熱鬧的場景。
“我家要出售一匹馬,二十隻羊,你給算算值多少錢?”
一個烏孫牧民帶著自己的孩子,趕著一大群羊來到一個商人的面前問道。
“吾看看,馬兒養的不錯,膘肥體壯,能夠當做良馬使用,作價十五兩如何?”商人和氣的說道。
“大人再好好瞧瞧,我家的馬兒雖不能當做戰馬使用,但是隻是因為馬兒的肩高差了一絲,其他的絕地符合戰馬的標準無疑。這要不是過冬了,我也捨不得拿出來賣呢。”
“是啊,大人,你在看看吧。”牧民的兒子也在一旁說道。
“行吧,那吾就少賺點,給你們算二十兩,羊的話每隻百錢。”商人退一步說道。
“行!”
自從秦國攻佔了匈奴、東胡兩族的領地,獲得了河套平原以及北方大草原之後,大秦的養殖業每年都在擴大規模,再加上國內豚(豬)、雞、鴨、魚、兔等動物的大規模飼養,大秦國內的肉價是每年都在下降。
而隨著大陸聯盟的成立,絲綢之路的貫通,近些年來各草原部族的牛羊馬匹的價格都有所下降,就連戰馬也隨著絲綢之路的貫通,讓大秦有了更多的選擇。
隨著貿易的加深,牛羊馬匹也都分出了等級,其中就屬戰馬分級最多,絕世寶駒、特等戰馬、上等戰馬、二等良馬、三等駑馬、下等劣馬六個等級的出現,也讓商人進行貿易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定價。
最主要的還是大秦能夠透過這六個等級戰馬的交易量,估算出每個部落馬匹的數量,從而估算出部落的實力。
“良馬一匹,羊二十,合計四千錢(1兩=100秦制錢幣,不同於後世朝代,勿做對比。),換得大秦銀子四十兩,可對?”商人對牧民說道。
“沒錯,多謝大人!”牧民算了一番,這才伸手結果商人遞來的銀子。
“阿爸,我想吃奶糖。”牧民的兒子看著銀子,小聲的開口道。
“好!”牧民思考了一下,還是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