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爐和蜂窩煤的推廣,同樣減少了百姓冬季凍死的可能性,讓大秦的人口得以儲存,降低因自然災害而損失的人口。
而楊子墨卻天天在承包的田地裡,研究溫室大棚。
離開醉仙樓後,翌日楊子墨便帶著下人去貿易城尋找蔬菜水果的種子,大秦本土的蔬菜水果很少,後世大部分的蔬菜以及佐料都是其他大陸上的產物,
西漢時期的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可是帶回了不少中亞農作為的種子,比如黃瓜、芝麻、胡椒、葡萄、苜蓿、石榴、胡蘿蔔等。
而經過楊子墨把貿易城掀了個底朝天終於找到了不少的種子。其中的大蒜、香菜、胡椒、西瓜、洋蔥種子的出現可是讓楊子墨激動了好半天。
年前把溫室大棚搭好,這些種子經過培育,明年就能來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可惜因為這些作物的種子就是果實,數量也很稀少,楊子墨內心掙扎了很久,還是決定留著做種,離開貿易城之前的楊子墨還不忘讓異域的商人們可以多多收集各種奇特的種子,他可是開出了高價,價格可是讓這些商人們呼吸急促,面色潮紅,某些性子急的人立馬收拾行李,準備回國尋找。
玻璃的燒製成功,不僅能搭建溫室大棚,還是一個會下蛋的金雞,他準備給自己老丈人嬴政合夥建一個玻璃作坊。
到時候找幾個人,試著吹玻璃,如果能吹出玻璃瓶之類的玻璃製品,他可是打算好好的收割一回那些財大氣粗的異族們。
現在重要的是溫室大棚的搭建,以及找一些精通農事的人來培育這些農作物。溫室大棚的成功不單單只是一飽口福,楊子墨可是想透過這種技術,研製軍糧。
大秦不是沒有實力繼續開疆拓地,主要是秦滅六國給中原百姓帶來的影響太大,繼續休養生息。
另外就是周邊的部落都是聯盟的人,不好下手,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重要的是大秦正在恢復國力,不能隨便出手。
大陸聯盟的部族自然就成了大秦手中的刀了。
但是刀可傷人,亦可傷己。大秦也要保證自己絕對的統治地位,軍隊就是重中之重。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決定軍隊的戰鬥力,大秦的軍隊以後免不了遠征。
後勤就是制約大秦遠征的一個因素,另一個就是管理。
大軍每次出戰,負責後勤的民夫比士兵還多。這對遠征的軍隊來說,補給線太長,不僅容易被敵人掐斷,而且耗費甚大。
所以楊子墨就在想能不能做出一些簡單易食,方便攜帶的行軍乾糧出來。他能想到的就是類似拌飯醬、方便食品、肉乾等乾糧。
有了單兵口糧,不僅能夠大大緩解後勤的壓力,還能保證士兵們的戰鬥力。最主要的是單兵口糧能夠支撐大秦遠距離行軍!
如果再能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後勤補給隊伍,遠征對於大秦來說,就會簡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