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驚吼在暴雨中響起,陳家洛這才發現面前的倭寇受了一擊竟然未死,尚且保持著胸口塌陷、口吐鮮血的模樣強行轉身,用一對已經突出的死魚眼緊盯著陳家洛,手中長刀勐然調轉刀口,眼看即是一道凌厲攻勢的弧線劃落,也分開生死。
陳家洛在危急之中勐然轉體,側身躲過了這一記殺氣凜然的斜噼,可另一處倭寇已經尋跡而來,只見其以詭詐身法蹈光而前,刀光阻擋住了視線,若是尋常人遇見這樣的反擊,早已被奪去氣機無法還手。
耳聞吼聲,他直覺身後又有一人橫躍而來,一迸足則躍進丈餘,落地卻像是毫無輕功地雙足著地。發出沉悶的頓落聲和膝蓋痛苦的嘎吱聲,但由於倭刀本就長五尺,此時揮刀範圍已經超過五尺,進一步封住了陳家洛的脫身路線。
無塵道長與趙半山目光精準,一齊起身來救,拼開兩刀之後才把陳家洛從險地裡救了出來,而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猶有一名僵死的倭寇拔出腰間短刀,死不瞑目般地要扎穿趙半山的腳踝。
親身體驗過倭寇的刀法之後,陳家裡已經知道武林群雄為何武功造詣深厚卻不得寸進!
眼前倭寇所用的刀法兇險之極,出刀全是裹纏之法,斷頭招數以裹頭,斷喉招數來纏身,再不然就是小弧以斷腕臂,交手之間自然險狀頻頻。
“總舵主,倭寇的功夫難纏之處在於變換極其迅速,漂疾湍悍的大噼大殺同進退輕捷一體,看來不能再纏鬥下去了。”
三人鼎足而立互為依靠,趙半山出身溫州太極門,那裡曾為當年戚少保抗倭的第一線,自然也聽聞過關於倭寇刀法的故事,故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看這些倭人不對勁,功夫更不對勁。”
無塵道長將秋水寶劍橫在身前,卻皺著眉頭說道,“我知道倭人使刀,長以度形,短以趨越,蹲認為步,退認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可面前這幫人豕突蟹奔、五兵莫御,交手起來渾身上下都是說不出的怪異……”
陳家洛聽到這話眉頭一挑,轉頭看向了無塵道長,“道長,你說的怪異之處,是不是覺得他們的刀法裡……沒有‘人’?”
此言一出,正沉浸在疑惑當中的無塵道長,忽然長長地倒吸了一口冷氣,眼中滿是不可置信地看著陳家洛。
“總舵主所言甚是……這門刀法橫行疾鬥,飄忽如風,可你看他們的倏忽打鬥、往來跳躍,似乎全都與持刀之人沒有關係,反而是他們自己被刀拖動著橫挪不已、至死方休!”
無塵道長凝視著倭人那怪異的舉止步伐,態度也越來越清晰,“難怪他們出手左右跳躍,藏招奇詐詭秘——這是因為我們比武死鬥皆是緊盯著人,全心觀察肩肘腰膝頸足,卻因此沒發現倭寇一切行動的引領,都在這把刀上!”
像這種駭人聽聞的說辭從無塵道長嘴裡生出,顯然已經違背了一切武林秘籍上的原理,趙半山卻打心眼裡覺得這個理論極為正確,只是讓他想不通的是,自家總舵主聽聞後臉上並未露出一絲驚異,反而掛著一種果然如此的理所當然。
陳家洛眼中寒芒閃過。
世間皆知他出身的海寧陳家世代簪纓,科名之盛,海內無比,兩百年來進士百人有餘,乃至位居尚書,侍郎、巡撫、布政使者,但不為人所知的是,支撐這百年家族長盛不倒的除了科舉,還有背後重金投資的海商集團,絕少不了晝夜絡繹往來於日本的商船隊伍。
到上一代出了叔父陳永華這樣的天縱之才,也因早年出海經歷結識並投效到了延平郡王的麾下,因此陳家人對於日本國內的處境,遠比其他人更加心如明鏡。
他知道自從豐臣秀吉頒佈八幡船禁止令之後,海面上如對面這般的倭寇就急劇減少,等到五十年前德川家康取代豐臣氏開始統治日本,大力推行閉關鎖國,旋即釋出非常嚴厲的“鎖國令”,一經發現私自出海立即處死,明倭海面自此肅安清平,再無倭寇肆虐的訊息。
因此如眼前這般規模的倭人武士出現,絕非眾人認為的小打小鬧,此時在背後站著的,極有可能是統治著日本的德川幕府,也只有身為徵夷大將軍的德川家,才有能力派出如此多精銳到足以匹敵武林高手的倭國武士……
非人御刀,以刀御人,這種邪門至極的刀法陳家洛之所以能一眼看出,是因為他幼年就曾聽說過大名。更因為這門刀法所出現的時間,就是抗倭戰爭如火如荼的年代,見證者則更是大名鼎鼎的戚繼光!
明末徽州武藝家程宗猷曾參與過抗擊倭寇的戰事,他在《單刀法選》中說起過倭人的一門莫測刀法:“……其用法,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技每每常敗於刀。”要知道跳躍奇詐並非倭寇的專利,刀招再詭秘也總有被拆穿識破的一天,以當時天下武林豪傑的能耐趕赴江南,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悟不透一門倭國刀法。
可事實就擺在這裡,正德年間的何良臣在其《陣紀》卷二《技用篇》中也特意提及這門刀法:“……不外三兩下,往往人不能御,則用刀之巧可知。”能以一己之巧折服中原武林,可見這絕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詭詐程度——除非這門刀法中蘊藏的原理,迥異於尋常的武功,故而能夠橫行無忌的原因不在於“奇詐詭秘”,而在於“人莫能測”!
戚繼光不愧為一位精研覃思、雄才大略的傑出人物,針對倭寇善於個自為戰、長刀凌厲莫測的特點,他從百家武藝中吸取了大量技藝,創制了“是非兵迭用”的“鴛鴦陣”法,以集體的“齊勇”來對付單個倭寇,終於挽回了戰局,而直到這時,這門倭寇刀法的真面目才逐漸顯露。
嘉靖四十年,戚繼光在臺州戰役中依靠指揮得當,戰術合理,一舉殲滅倭寇數千人,在打掃戰場時在一具倭寇的屍體上發現一本奇特的刀譜殘本,劍譜名為《古隱流之目錄》,裡面畫著兩隻怪異猿猴正手持武士刀,進行一系列名為“猿飛、太刀六支猿回、虎龍、岸見、山陰”的攻防動作。
深知日本劍術威力的戚繼光很重視這本劍譜,因刀譜本來就是殘本,因此戚繼光按圖文習練後又把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寫在刀譜之後,形成了一門《辛酉刀法》,隨後被完整的收錄在《武備志》一書中。
但陳家洛聽族中長輩說過,這門刀法並非如此簡單。戚繼光得到這本書的時候翻閱瀏覽,就驚訝於其中以刀御人的詭異理念,所謂的刀法劍招不過是外化於形的東西,唯有手中似有若無的邪刀才是真核,嚴令軍士不得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