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我有心謀取,又哪裡會拖延到閣下出手的時分呢?】
江聞一口內氣差點沒有走岔,趙無極這廝這麼說,看來是存心戲弄於他,生怕自己不想歪。
趙無極所說的理由過於充分,比如閩越古城之時,他就曾派武當掌門馮道德前來;架壑昇仙之宴,極有可能也是他故意洩露給紅陽聖童的,隨後福州城和廣州城中的種種事端,甚至直接就是他謀劃的手筆。
可偏偏通曉內情的趙無極在這些事情當中,似乎都只是充當的攪動風雲的幕後棋手,並非打算將希夷之物收入囊中。
但江聞轉念一想,這就更不對了——
如果他真的有他自己所說這麼澹泊高遠,就根本不會跑到這處荒郊野裡蹉跎歲月。
【……松溪湛盧山中藏著仙人,乃是我武當祖師張真人所說,自然不會有所差謬。】
江聞剛想到此處,趙無極便恰到好處地補上了一句,讓他腦海中的疑問從一個頓時泡沫湧起般化生出了無數個。
“仙人?什麼先人?山本的先人嗎?”
江聞看似漫不經心地隨口一問,卻讓趙無極的語氣多出了一絲的讚賞。
【閣下不愧是有大智慧之人。依江掌門看來,什麼是仙人呢?】
按照古籍之中的說法,仙人們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遊浮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而不識;或隱其身而莫之見,皆擁有世間難以描述想象的奇異能力,日日神遊乎六合之外,且具備禁咒鬼神、幻化萬端之道法仙術。
可像趙無極這般離經叛道、悖反尋常的人物,絕不可能會被這種遁世逃禪的說辭所蠱惑,反而是他自己、分明天天拿著這般說辭在蠱惑著其他人。
譬如廣州城中的李行合,就是在他的蠱惑哄騙之下,學習了某種魔怔的“成仙之法”,才會在刑具加身千刀萬剮時一哂對之,甚至表現得甘之如飴。
說到李行合,就不得不提及宋獻策和他所出身的方仙道。
這幫人從祖師宋毋忌、徐福開始,就拿著形解銷化、依於鬼神的手段哄騙諸侯國君,卻也還沒能描繪出如後世成仙那般美好的藍圖。
如唐前仙話中的主人公潛隱林谷而成仙,成仙后也只是形體變化、肉體長生不死而已,看不到什麼神通仙術;在魏晉時期,成仙與得道更是被視為兩種不同的長生之法,仙人與得道者存在很大區別,仙人更多的就是老而不衰、延年久視。
再往前的時代,仙人的形象就更加簡陋了。
漢代早期仙人之形貌大多醜怪,尤以體生綠毛、背生雙翼為特徵,如《淮南子》中《若士》的記載,稱他是古之神仙,有人曾經在山林深谷之中見過,他形體怪異憔悴、見人則逃於墓碑之後,以龜蟹蛤蜊及草根樹皮鬆子等物為食,全然不見仙人瀟灑翩躚的妙態。
王充在《論衡·無形》中則明確表示:“仙人之形,體生毛,臂變為翼,行於雲則年增矣,千歲不死。”確實表明漢代人民,將體生綠毛作為成仙之體證,認為那些面生異骨,體有奇毛,離群索居的便是神仙。
江聞搖了搖頭。
“我沒見過神仙,也不知道什麼是仙人。”
【可本門祖師張真人就見過,並且就在這些連綿起伏的閩北大山之中,更有一次便在你所立足的這座湛盧山!】
“……所以這座十山大陣,乃是出自於張真人的手筆?”
趙無極的聲音頓了頓,似乎在考慮要不要給江聞一個準確的答覆,但是片刻之後還是緩緩說道。
【祖師張真人雖然親睹了仙人的蹤跡,但並未佈下陣法,是後來的武當張松溪在抗倭途中發覺異樣,才在某個殘陣的基礎上根據金輪臺中秘藏的三豐真人陣法圖稿,依託縣中十山佈置這處大陣,用於繼續隔斷氣沖牛斗的異象。】
江聞無怪趙無極要思索片刻,這段話中的資訊量也過於龐大了,並且其中每個人的意圖都晦澀莫名,雲龍舞時的一鱗半爪更顯得氣氛詭秘,難怪趙無極要親自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