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第二百六十九章 觀空厭有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九章 觀空厭有形 (2 / 3)

邱九章苦口婆心地把淨鬳教的那點家底說了一遍,隨即他把桌案上的藥缽、紙箋推開,兩手一攤地表示無能為力,乃至還試圖勸解田青文。

“再者說了,昨晚那位少俠的功夫,高低如何你該心裡有數——昨夜連他都不免遭了魔難,師妹你去了能做什麼?”

但田青文也不是容易放棄之人,她見對方不開口,索性留在原地不停攪吵,表示他這個大師哥要是今天不拿個主意,她就帶著幾人吃住在這裡了。

邱九章看了小石頭一眼,心想這點大的孩子能吃多少東西,只是對田青文的胡攪蠻纏大為頭疼,料定今天是沒辦法善了,只好耐著性子對幾人解釋道。

“哎,你在這兒吵也沒用。我且問你,這旱魃怎麼來的你們知道麼?”

三人齊齊搖了搖頭。

“按這《說文》的說法:魃,旱鬼也。而《神異經》中記載,旱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這世間風雷相生、水火相激,理之所然也,旱魃乃是天生火極之象,自然能鬧得赤地千里。”

邱九章捻著鬍子文縐縐地說道,他作為郎中自然識文斷字,而老教主仙逝時留下的那些奇聞典籍又由他在保管,便對這些神異掌故更為熟稔。

“話說唐末之時,咱們這崇安縣還叫崇安場,便已經有了一處鴻蒙初闢留下的天生火穴,其中又不知何時落進了一具屍骸,日久年深骨殖不化,最終修煉成了精怪,化作旱魃四處作怪。”

“幸好當時,咱們這兒有一位闢支古佛轉世投胎,他點破火穴驅走旱魃,這才拯救了一城一地的百姓。你們知道這位闢支古佛叫什麼嗎?他法號「藻光」,曾於寒天雪裡中扣冰而浴,因此我們這兒又稱「扣冰老佛」。”

邱九章話鋒一轉,忽然又扯到了些題外話上面去。

“所以你們看,老佛既是「藻光」,又名「扣冰」,自然能以水克火,此萬物一體之理也,凡夫之人不求甚解,卻不知其中必有理焉,但人不能知耳。”

田青文聽得一知半解,怕對方跑題連忙問道:“大師哥,既然水能克火,那我們何不將旱魃引到水中淹死?”

小石頭此時大夢初醒,似乎想起了當初鐵鍋燉自己的經歷,突然說道:“不對。水遇上火,也可能煮成開水。”

邱九章也大為嫌厭道:“你這據理談天,自謂窮造化陰陽之本的模樣,倒是有點宋儒的毛病,還沒一個小孩子聰明!且不說這旱魃要去何處尋找,光說溝瀆道途之「凡水」,如何比得上辟支佛化身之「淨水」,貿冒然上去,不啻於杯水車薪。”

田青文被輪番針對,頗為不服氣地說道:“那……咱們就再去找「扣冰老佛」施以援手!只要廟裡多多燒香,我就不信他出家人慈悲為懷,還能見死不救?”

“哎,如你所言之法,前宋康定元年的崇安縣令趙抃也想過。”

邱九章身子靠在桌子上,惋惜萬分地說道,“那「扣冰老佛」駐世僧臘八十有四,法身舍利塔又鎮壓旱魃百年,然而到趙縣令上任,旱魃已經是蠢蠢欲動。他到崇安縣時,依照縣誌記載是「荒度未遍,安養未周,雖附郭平曠之土,鑑阜而渠之地,民皆苦旱難而棄之」……”

邱九章告訴眾人,一開始的趙抃縣令只以為崇安縣偏處山區,土高水下滋灌不逮故而久旱,著手便要開挖一條運河用於灌溉,然而在民夫徵調後不久,城外便屢生靈異之事,深夜的旱田時常竄出火災,更有非人遍體火焰飛騰,一路燒竭民房、連陌遍野,最後甚至燒到了崇安城下。

宋儒自詡窮究天理,但每於理不可解者,皆臆斷以為無事,卻不知這世間無所不有,才是真正的「理」,在這麼線索及鄉民傳聞啟發下,讓他終於猜到其中必有旱魃作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