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第九十七章 星喚群仙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七章 星喚群仙宴 (2 / 4)

“妖書之理為禍甚深,陶弘景仙師當年寧可將這些東西埋入墓裡,也不願意流傳到世間,就是擔心你們這些手段極酷之人。”

紅陽聖童也不氣惱,反而問道:“真人所言甚是,這書中的東西我看了也著實心驚肉跳——可這些東西你也知道。莫非世上就有這真人看得,天下蒼生都看不到的東西嗎?”

他所說大而化之地一句話,就是今天我沒拿這書禍亂天下,你也自己跑來參加仙宴,憑什麼你來得、我就來不得?

“要老道來說,這東西誰也看不得!”

元化子猛然瞠目,氣勢洶洶。

“你手中所得的青鳥降真術源自漢武帝,本就得自這武夷大山洞天之中。當初漢武帝於九華殿面見西王母,可內情從不為人知曉;隨後的宣帝、成帝、哀帝等幾代漢室因此衰微。光武中興時將它封存,又在董卓之亂時復現,長安因此幾為鬼域,北邙山百年屍鬼橫行……”

《博物志》卷八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於武夷山得到了青鳥術,可傳音訊往來於崑崙蓬萊。

後來東方朔於七月七日夜漏七刻,親眼見到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此時還有有三青鳥如鳥大,立侍母旁。

但漢武帝終究沒有成仙、這場迷奇的宴會也沒有了下文,只流下“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傳說。

“隨後的兩晉士人自視甚高,青鳥術在他們手中使用興烈尤劇,中書監張茂先不忍人間荼炭,便稱有人入宮盜書,將青鳥術毀去,避免了晉人進一步揮犀為禍。”

“上清派當初楊羲偶然閱得,將其符籙引子省去,刪減為上清降真之術,並靠它得魏夫人華存降真傳道,開啟一派源。可即便刪減仍有危險,故此被陶弘景仙師封入墓中,只留下民間流傳的粗劣扶乩之術。”

“隨後雖然有宋徽宗大建降真壇、元庭刮地三尺,幸而沒有再釀成大禍。可我畢竟猜不到,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時候,竟然已經有人用降真之術喚過漢哀帝,把當初最最恐怖的漢宮青鳥之術,反向復原出來!”

隨著元化子音調越來越高,紅陽聖童臉上也不再掩飾期待之色。

沒錯,他手中的不是刪減過的上清降真術,也不是民間扶乩請神術,而是最最原本、當初傳行詔籌祠西王母的古老術法,得自武夷第十六洞天的漢宮青鳥術!

隨著四支漢元壽宮香在他們手中點燃,嫋嫋升騰的青煙幻化出無數奇景,異香再一次嵌入了仙霧之中,紅霞滿布的天際忽然像是被施加了重力,從六甲神將頭頂開始坍塌,一點點消墜於地面。

那景象,就像是虛幻的造物忽然臣服於現實的法則之下,露出原本真實的形態。

紅陽聖童緩緩看去,只見仙霧坍塌的崩決景象面前,是一堵足以直通天穹的崖壁。南朝梁陳之間的顧野王堅定地認為,懸棺是“地仙之宅”,只有像神仙那樣擁有騰雲駕霧的本領,才能把屍體藏入如此險峻的峭壁之上。

而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這座高山險峰,巍峨聳立如同天柱地維,上面有無數個石洞巖窟,數以千計或乾癟、或彎折、或殘缺、或畸形的屍體,正洞藏在其中、隱隱肢體似在晃動。

這些滿是蛛絲塵埃的軀體,此刻全都曝露在黑夜紅霞之中,從裡面傳來了幽幽不絕的簫管之聲,如泣如訴,伴隨著一道無法想象的鳥狀黑影忽然在高山上掠起,引動了潛伏在黑夜中的一切不明物。

“是大鵹!這一定是三青鳥中的大鵹!”

昇天降地的仙人們婆娑起舞的身影,在高峰萬丈之上猛然出現,龐大臃腫到為這個世界所不容,更高處雲翳般的一個婆娑影子,是同樣巨大的漆黑巨樹在荒唐地抖動著葉片。

樹幹上長滿了扭曲不明的芽孢,似乎快速地生長著,直至徹底脫離母體,從高山之上轟然墜落,飄飄灑灑就像是一場巴山夜雨。

那芽孢隨著墜落變換著形態,快速經歷著枯榮生死,直到猛然落地,才化為一段枯樹皮般,通體黝黑無光、扭曲堅硬的東西。

“王母曾對漢武帝說過,仙樹在清天三千年一生死,若落於凡間濁地,則一日便要歷盡三千年生死,是絕對無法開花結果的。”

紅陽聖童瞥見墜落的地點,飛奔出陣,顫抖著拾起那東西,“葛洪仙師曾說服用靈芝加上導引之術,可以得到長生不死。那樹是《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的不死樹‘甘木’,這樹身上長出來的東西,必定是由樹幹萌櫱的長生不死芝了!”

“《峋嶁昇仙書》果然沒騙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