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智不給張小凡傳法,他從哪去得“大梵般若”?
若普智不屠了草廟村,他又如何好進青雲門?
“阿彌陀佛,快快住手。”
一隻乾瘦手掌,橫空而出,伸出二指,在李緣雙手上彈了一彈,李緣雙手如遭電擊,全身大震,自然而然地鬆開了。
“出現了!這老和尚估計在廟裡看了很久了吧?”見普智出手,李緣心裡長鬆了口氣。
張小凡大口喘氣,顯是憋得狠了。
李緣伸手將張小凡拉起,歉然道:“小凡,對不住了。我也不知道怎麼……”
張小凡搖了搖頭,呼吸漸漸平穩,道:“沒事。咦,你是誰?”
眾小孩順著他的眼光看去,只見在前方草廟中,正站著一個年老和尚,臉上皺紋橫生,一身破舊袈裟,全身上下髒兮兮的,只有手中持著一串碧玉念珠,竟是晶瑩剔透,耀人眼目,發出淡淡青光。
在十幾顆大小一致、光潔剔透的碧玉念珠中,偏偏還夾雜著一顆非玉非石,顏色深紫,暗淡無光的圓珠。
李緣讀過原著,知曉這顆“圓珠”是嗜血珠,也是給草廟村招來屠村之禍的根源。
若非普智將嗜血珠帶上青雲,被蒼松發現,引起蒼松的歹念,蒼松又怎會夜襲普智?
“嗜血珠,才是一切恩怨的起源啊!”
李緣看了那串念珠多眼,才將目光移開,移開之後,還時不時偷偷地看,他在故意表現一個少年的好奇。
那老僧沒在意李緣偷看,也沒回答張小凡問話,只用目光在這兩個小孩身上細細看了看,忍不住多看了李緣幾眼,心道:“好資質,只是性子怎麼如此偏激?”
見老和尚不回話,張小凡踏上一步,道:“喂,你是誰啊!怎麼從沒見過你?”
草廟村在青雲門附近,這裡道教為尊,佛家弟子極為少見,故張小凡有此一問。
老僧看了張小凡一眼,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反問道:“小施主,剛才性命交關,你只要認個輸便是了,為何卻要苦苦支撐?若非老衲出手,你只怕已白白送了性命!”
張小凡聞言怔在那裡。
李緣瞪了老僧一眼,拉住張小凡的手,道:“小凡,這老和尚古里古怪,我們別理他。”說完便拉著張小凡遠離老和尚。
和張小凡幾名孩童分開,李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抬頭朝草廟村東北望去,只見在這個方向,一片巍峨高聳的山脈連綿百里,山脈中峰巒起伏,大小山頭難以計數,但唯有七峰最高,高聳入雲,白雲環繞山腰,難見山頂真容。
山脈正是青雲山脈,七座高峰便是青雲七脈!
“今夜過後,我也將成為這七峰上的一員。”李緣表面神色淡然,實際上,心裡早激動不已。
儘管《誅仙》中的修士,相比於後來那些玄幻仙俠小說中的修士,可謂菜的一匹,法術威力不咋滴不說,就連修士想做到辟穀都不容易。
張小凡和碧瑤被困在滴血洞時,居然差點活活餓死。
但畢竟具有超凡之力,可飛天遁地、掌握種種神奇法術,對在現代社會只是個普通人的李緣而言,充滿了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