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倒影,碧瑤在水潭中找到七塊紅石,開啟了通往滴血洞的機關,那機關就在水簾背後,那曾經天衣無縫、堅硬之極的石壁,整塊的向後退了進去,露出了一個新的洞口。
看著這一幕,李緣暗自思索這是怎麼做到的,如果這種機關技術能讓凡人也掌握,絕對會使這世界的生產力獲得極大提升,要是大力扶持、加以發展,說不定能成為未來跨界大戰中的一份力量。
“喂!發什麼呆呢?還不趕緊過來!”碧瑤見李緣站在原地愣神,一動不動,出聲喊道。
李緣回過神,走向碧瑤,和碧瑤一同走入那洞口。
洞口之後是一個幽深且曲折的隧道,走了好會兒,明亮的光線照過來,兩人到了一個大的石室,這座石室呈圓形形狀,隧道正在石室中間,而在它對面,居然還有一條通道向裡延伸。
李緣在心裡腹誹不已:“這黑心老人屬鼴鼠的吧?特喵的挖這麼多洞!”
石室左邊,放著兩尊巨大的石刻雕像,一尊慈眉善目,微笑而立,一身衣裳被刻的如風吹拂般栩栩如生,倒有點像是佛門的觀音菩薩;另一尊卻是猙獰兇惡,黑臉鬼角,八手四頭,甚至在嘴邊還刻著一絲鮮血流下,令人看了不寒而慄。
在這兩尊雕像前面,有一張石桌,上邊一個香爐,旁邊放著幾包香燭,都是灰塵遍佈,估計這八百年來從未有過香火。
而在石室的另一頭,只有幾個蒲團,被隨意地扔在地上,沒有什麼其他東西。
看到兩尊雕像,碧瑤神色鄭重,走上前拿起一個蒲團,抖去塵土後放到石桌前,然後拿起桌上香燭,用火石打著點燃,插入到香爐之中,隨後她又走回蒲團前,一臉肅然地跪了下去,朝著兩尊雕像祈禱。
“幽明聖母,天煞明王,聖教四十三代弟子碧瑤誠心拜見。聖教遭厄,衰微已久,無數教眾,披肝瀝膽,為興聖教,前仆後繼。唯願聖母明王,垂憐蒼生,賜我福祉,再興聖教,渡化眾生,共登長生不死極樂歡喜境!”
碧瑤鄭重其事、滿臉虔誠地磕了三個頭,這才站起,見李緣正大咧咧地盯著兩尊雕像,似乎在思索什麼,忍不住問道:“怎麼?又想起我是魔教妖女了?”
李緣搖頭道:“非也非也!我只是比較好奇……”
“好奇什麼?”
李緣看了她一眼,道:“自然是好奇這幽明聖母與天煞明王,他們是否真的存在過,現今是否還存在,如果存在,那麼又在何處?他們的實力在何等境界?”
聽到從李緣嘴中冒出的問題,碧瑤張了張嘴巴,卻又不知道該說啥,最後道了句“真是個怪人!”
這傢伙腦子裡都在想些什麼?
稍後,兩人向另一條通道走去。
這次沒走多遠,進了一個寬敞地方,這裡不像外邊那個石室般被裝修過,而是一個鐘乳倒懸怪石突兀的山洞,洞裡各色鐘乳石千奇百怪,顏色也是異彩紛呈,而在二人面前,洞口處立著一大塊巨碑,上邊龍飛鳳舞地刻著十個大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道德經》裡的話,其意本為天地看待萬物一視同仁,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卻被有些人理解成天地不仁慈,視萬物為豬狗牲畜。
李緣瞥了一眼,繞過巨碑,和碧瑤向山洞深處走去,二人在一片鐘乳石林中繞了一會,到了一面光滑的石壁前。
石壁兩側各有一條隧道,通往不知名處,但李緣知道右邊那條通往有合歡鈴的密室,而左邊那條則通向天書第一卷所在,而在石壁之下,有一塊青石平臺,上面端坐著一具骷髏。
看著骷髏,碧瑤嘆道:“這位說不定就是八百年前威震天下的黑心老鬼呢!生前何等威風,死後卻也只是一堆白骨!”
李緣道:“所以不能像他,要修行到更高境界,長生不死!”
碧瑤看向他,笑道:“口氣還挺大,這世間何人可長生不死?便是我輩修行之人,也不過是比普通人多活百載春秋。”
李緣道:“原本沒有,但日後未必沒有!”
碧瑤拐了拐嘴,卻未多說什麼,看著眼前的兩條路,問道:“你覺得該走哪一條?”
李緣道:“不如先走右邊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