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有靈者皆為妖,人與妖,究竟有什麼不同?要享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慢慢想,彆著急,慢慢想,孩子,”蚌精似是看出姜魚兒的念頭,巨大蚌殼緩緩開合,淡淡瑩光微露,“這些人族修士都說我的一身精華是萬年蚌珠,哼,蚌珠是什麼,不就是我的一道分身麼,那算什麼,孩子,你過來,我這萬年感悟其實烙印在這殼上,如今我傳給你,希望你不要倒我的覆轍,也希望你能最終找到一條路來。”
熒光越來越亮,最終徹底包裹住姜魚兒的身影。
……
天地渾沌如雞子,元始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元始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元始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元始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三五曆紀》(有更改)
帝氣本不該出現在戚籠這種層次的手上,也根本無法動用;事實上,能借助三四成的帝氣,演化出‘斬仙葫蘆’這種大神通,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了。
然而偶爾得到的‘靈空煙霧’,那一絲絲九聖元識的力量與之交爻,卻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變化。
混沌之中,黑白二氣在精神世界之中鼓盪,地火風水隱現,然後黑白二氣雖然依舊混淆,但是混沌卻在生長,後天建木大道所化的天柱也開始節節高漲。
傳說之中,天柱九萬里長,而精神世界中的天柱有九萬丈,而隨著混沌變大,天柱漸漸長至一萬丈。
一萬丈後,地火風水齊湧,合煉天柱,天柱青光大亮,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從戚籠心中生出,那是一種後天根本不存在的感悟。
這是——先天五行中的先天木光!
同時,天柱中間的那節藤蔓的盡頭,除了斬仙葫蘆外,一顆木食緩緩誕生。
一劫真神,成矣。
戚籠睜開眼,眼中青光一閃,緩緩吐了口氣,激盪風雲。
‘原來如此,天柱是這麼回事,劫數是這麼回事。’
戚籠一直以為,天柱是撐天立地的存在,是防止天地合攏的力量,其實完全搞反了,天柱是天地間的某種力量所化,其目的不是防止天地合攏,而是防止天地徹底分離——天高無窮丈,地遠無窮丈,若無天柱,便是這個結局。
而真神劫數,也未必需要闖入一個小千世界,動盪整個世界來演化大道。
真神的劫數,也可以自己演化。
‘只不過,這玩意是什麼?’
戚籠感受著意識深處的木食,先天木光便藏於其中,一絲絲先天之氣在表面流轉。
沒聽說過劫數演化會誕生這玩意啊。
這是後天建木大道的特產?
做為最古老的後天大道,每一步都需要戚籠自主摸索。
不過證就一劫真神後,戚籠明顯感覺到,自身法力至少強大了三成,意識進一步與後天大道契合,生命力進一步增漲,他懷疑現在自己哪怕被五馬分屍,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先天木光,後天建木大道,帝氣——’
戚籠腦中突然冒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念頭,難道天帝之下的五大至尊,對應的其實是先天五行大道,而傳說中的青帝,與上古天柱也有關係?
“算了,想太多也無用,吃飯吃飯,肚子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