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友真是誤會了,劍仙是最不需藉助外物的,而且門中長輩參與第二次正魔鬥劍之前,早把自己的心法和感悟烙印在玉簡上,道友手上有的,我們手上都有。”
“是麼,那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戚籠不置可否,指尖輕輕彈著茶碗,然後開口道:“那你們來這裡所為何事,和我飲茶?”
“那倒不是,事實上,我等正為了解救道友前來。”
“哦?我洗耳恭聽。”
幾人見戚籠表情始終淡定,不悲不喜,既不含怒而發,又不因劍仙的威名而作退讓態,似乎無慾無求,都暗道一聲麻煩。
劍仙的規矩,是不允許干預人間的俗事,而這‘俗事’的範圍,便包括天才地寶的爭奪,而此時他們卻不得不下山,旁敲側擊也好,威逼利誘也罷,十分讓他們自己不自在。
紀雀仙道:“想必道友也聽說過了我們劍仙一脈的大事,實不相瞞,這遺藏正是其中一環,其中因果牽扯到伐天大業,也有正魔兩道遺留的因果,當年魔道的殘黨恐怕已在路上了,道友想要昇仙得道,也不想有太多俗事煩心吧。”
“那我又該如何做?”
“遺藏中的大部分法寶秘笈,道友依舊可以留在手上,只是一些關鍵的、事關天地氣運之物,請道友交給我們儲存,”紀雀仙笑道:“其實最好的法子,便是道友加入我們正道,但不用參與伐天大事,這樣一來,在我們庇護下,道友可以安心修煉,靜待飛昇,就算上去了,也自有我們的長輩庇護。”
齊大姑和紀小靈心中‘咯噔’一下,暗道搶錢的來了。
而其它幾位劍仙也都微微皺眉,心道原來太乙劍派是這麼個打算,若是這般,倒也是個不錯的法子。
劍仙一脈與魔門五宗相互伐戮不同,一向是同氣連枝,而且與一般門派不同,更多是流派之別,劍仙各脈之間甚至會因為弟子資質不同而相互交換。
所以太乙劍派紀雀仙此話一出,其它人頓時就閉上了嘴,等待戚籠的選擇。
戚籠手指頓了頓,心道這與自己想象中的到底有些差別,看來這世上的聰明人不少。
他想了想,笑問道:“劍仙一脈如今如日中天,但在我看來,小輩們的劍術多少還欠缺點火候,若是你們能敗我,那麼一切都好說,按照你們的做法來做也可以,如何?”
一位清雋老道當即起身,喝道:“早該如此了,我們做的是潑天大的殺伐事,被大義捆住手腳也就罷了,若是被道德文章困住,那這伐天事就乾脆別幹了,都入劫中了,還想混個囫圇乾淨身嗎?他一人壞事,我便殺之,我殺不了,你們便一起上,上古劍仙伐天,也靠嘴遁做事嗎?”
紀雀仙面色一僵,而降魔道人則笑呵呵兩聲,撫須道:“還是仙骨道兄剛烈,不似婦人多心多言。”
其它幾位也多多少少知道紀雀仙心思,無非是把戚籠這座人形寶藏拉到太乙劍派,這是小心機,非劍道。
三寸之間,三百里之間,乃至於三千里之間,你死我活,才是劍仙之道。
戚籠表情終於真切了一些,緩緩道:“閣下怎麼稱呼?”
“萬竹門,仙骨。”
“與我試劍!”
仙骨老道面色冷然,一道又一道宏大劍意從身上刺出,或霸道、或小巧、或是無堅不摧、或是萬物不爭,甚至還有不用劍訣中醞釀出的不同屬性劍氣。
用劍意駕馭劍氣,劍意才是根本,但萬竹門卻是別開蹊徑,借竹馭劍,萬竹便是萬劍,而且這萬竹劍意彼此融合牽連,隱隱勾連成一座巨大劍陣,出現城池上空。
然而這麼龐大的劍陣,千千萬萬道劍氣遊曳,卻沒有對城中的普通人造成一絲一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