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所有武人心目中,宗師到半神是一個大檻,那麼半神到真神,則是懸崖,懸崖之後,是真的沒有道路了。
若是一個普通的小千世界,哪怕窮盡機緣,一尊真神都未必能誕生。
但是問刀樓中,卻能提前觸控到道。
沒什麼比這個機緣還要大的好處了。
所以半神也好,武神也罷,賴在這裡就不願意走。
只是,他們學問刀樓的手段,是想融入自身修行中,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持的住的,一旦把持不住,就容易走‘捷徑’。
五個道者,基本上每一個都清理過門戶。
其實問刀樓本來叫做問道樓,就是因為在刀道上有所成就的半神,意志力更堅定,不容易垮掉,也不容易走歪路,所以問道樓才改成問刀樓,也漸漸成了刀道聖地。
而戚籠算是唯一的例外,他並沒有迫切的把這種感悟融入到刀道之中,似乎來此間,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療傷。
這簡直是隻講付出、不求回報的十世善人,也是刀匠心目中,最完美的苦力,啊不,是徒弟。
不入刀道,就不用擔心走火入魔,而心志堅定,則不會因為經常接觸小千意志而扭曲,完全不用擔心給他擦屁股。
這個是真的好,搞不好一輩子就這一個了。
老夫得想個辦法,把他給套牢了。
回到刀匠開闢的小千之隙中,刀匠眼珠子一轉,便道:“這個療傷嘛,也不急於一時,你去跟那些師兄師姐們交流交流,指不定能夠觸類旁通,增漲修為呢。”
戚籠一想,也有道理,便點了點頭,告辭離開。
看著戚籠的背影,刀匠突然嘿嘿一笑,“師妹說的對,這世上就沒有不好色的男人,自然也沒有不好刀法的刀客,等你徹底戀上這裡,恐怕得求著我不讓你走了。”
不過刀匠卻沒想過,再一次拿起刀的戚籠,還是原來的戚籠嗎?
……
除了問刀樓外,每一個道者都開闢了一個小千之隙,刀匠開闢的這個,便叫作火鍛之域。
而除了大道縫隙化作的‘火洞’外,還有一些開闢出來,可以抵禦‘黑線’的所在,從外表看上去,就像是發光的房子,刀匠把這個叫做火房。
戚籠沒跟他那些師兄師姐們親熱,只是走入了自己的火房中,看著已經漸漸恢復活性的手掌,自言自語。
“小千意志,怎麼這麼奇怪。”
戚籠能夠感受到‘小千意志’的力量,像是大海一般龐大,卻又充斥著一種好似母親一般的溫暖。
跟這股力量相比,就算是真神,也只是一座海中島嶼。
戚籠也明白了,為什麼問刀樓的高手們在現實中名聲不顯。
無它,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這天,便是小千意志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