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半。
一幫校領導在陶文山的帶領下簇擁著把羅竸寧送出校門。
“羅同學再見。”
“羅同學用空常來玩啊。”
上學那會兒一個個高不可攀的領導,這會兒全都成了和藹可親的老大哥。
“一定一定,下次一定。”
羅竸寧和眾人擺手打過招呼後,開車走人。
這會兒距離景區下班兒只有半小時了,羅竸寧也懶得再回去了。
直接開車上了去往石市的高速公路。
一路上,羅竸寧腦海中還在回想著今天下午和陶文山以及周樹民兩位校長的一番談話。
和兩人一番交談,羅竸寧感覺很有啟發。
在一些發達國家,學生出遊被稱為修學旅行,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
而石市今年出臺的8條素質教育新規中也明確指出,學校必須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每學期至少安排學生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不少教育專家認為,學生春遊、秋遊等主題活動應是學校校外教育的一部分。
是課堂教育的延續和補充,更是素質教育的生動體現。
他們呼籲從教育的發展和學生身心健康考慮。
在保證安全等方面的前提下,應當大力提倡中小學生春遊、秋遊。
市教育局對學生出遊這方面也一年比一年重視。
尤其是今年,還就學生春、秋遊活動進行了詳細分類。
確定了學生春遊、秋遊活動的四大主題。
第一個主題,組織師生到家鄉附近風光優美的自然環境裡遊玩,感受家鄉的美麗。
讓師生了解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有關知識和未來規劃。
從而激發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到“田園城市”的建設工作中去。
第二個主題,組織師生到災區開展活動,感受災後重建成就。
讓師生感受到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
激勵中小學生刻苦學習,把愛國情感轉化為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