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地峽口也是世界被強行分割時所形成,類似疤痕的東西。
那六個通往世界之外的峽口需要以魔紋大陣封住,然後再派軍隊鎮守。
如此一來的話,口袋銀河中的世界也算是一個真正封閉的世界,將信仰完全傳播開來,便能將其逐漸的轉化為神國。
早在一個月之前,眾生教的教團便去往蠻族之地傳教,過程比想象之中還要順利,蠻族之地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信仰,但在這之前,這個世界是個無神的世界,各種各樣的信仰很多都是從上古時期殘存下來的,並沒有實際上的意義。
而眾生教的出現無疑是降維打擊,在這個本就封建迷信的地方著重成長,很多蠻人知道了眾生教,跪在教堂的門口哭著喊著要加入。
眾生教的信仰傳播的比蘇長幸預想的還要快,如同蝗蟲一樣蔓延,很多部落直接換掉了原先的旗幟,掛上了屬於眾生教的旗幟,一整個部落都成了眾生教的忠實信徒。
雖然眾生教很快就在蠻族中擁有了大量的信徒,甚至就連蠻族之王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見到了眾生教的牧師相當的尊敬,但是這些蠻族所形成的信仰很少,少的可憐,一整個大部落所產生的信仰還不如人類一個城鎮所形成的信仰多。
這大概也是遠古時代,眾神為何如此的寵愛人類,就像是人類天生就應該是信徒,生來就應該是神靈的僕人。
蘇長幸琢磨著這大概和泰坦人類有關,人類和泰坦人類有極大的淵源,高維度中很多古學家都認為人類是泰坦人類的後裔,身體中留存著泰坦人類的血脈,只是隱藏著。
在那個時代,泰坦人類幾乎幹翻的眾神,或者說本身就算得上是另類的神族,泰坦王更是末日遊戲的第一玩家!
蘇長幸本來還琢磨著應該如何處理蠻族,後面見到對方如此順利的成為信徒,也就打消了將其從這個世界趕盡殺絕的想法。
到了第三個月,眾生教的教堂遍佈了整個蠻族之地,風格和聖葉帝國有很大的不同,更加野蠻血腥。
眾生教影響蠻族,蠻族同樣也會反過來影響眾生教。
這也是眾生教本土化的過程,在不同的種族文化之下,會呈現出不同的樣子。
蠻族之王,雷格,成了蠻族之地的大祭司,負責統籌管理整個蠻族之地的教堂與信徒。
這樣一來的話就不需要大動干戈。
蠻族宗教化的過程比聖葉帝國還要快,後來居上,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城鎮都修建起了教堂,信徒遍地都是,教堂每天人滿為患,鬧哄哄的,更有些像菜市場。
蠻族的各個城市也實在是破爛骯髒,大街上屎尿隨處可見,瀰漫著臭味,從聖葉帝國這邊過去的牧師很難以適應這樣的情況,並且著力於改變這一現狀。
粗暴與野蠻就刻在蠻族的骨子裡,極難去改變,教堂的牧師往往也只能保持教堂附近區域的乾淨,不過還是能聞到臭烘烘的味道隨著風飄過來。
後面蘇長幸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特意降下神諭,讓各個蠻族部落翻修城市,並且把保持乾淨與整潔寫入了眾生教的教義之中。
透過這樣的方式,蠻族的情況也逐步得到了改善,至少表面上看去整潔了不少,增添了幾分文明的味道,頗有猴子穿道袍的意思。
想要將信仰傳遍這世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帝國。
這
同時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聖葉帝國的周圍和後方有大量小的國家,背地是和山脈分割開來,之前由於聖葉帝國和黃金帝國對峙著也沒有動這些小國家的意思。
還沒有等到聖葉帝國將黃金帝國的軍隊完全拉回來,便向這些小國宣戰,決定以武力的方式實現統一,靠眾生教傳教的話太過於麻煩,而且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些小國家很多,雖然領土大,但軍事力量不弱,因為相互之間年年征戰,很多事情都要以戰爭來解決,大到山脈地界,小到不起眼的魔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