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為艱,此話真乃喻世明言。”
此時的翰林院裡,對皇太孫印象極佳的高遜志,不由的在眾同僚中感嘆。
“太孫殿下年歲雖小,卻頗有太子殿下的仁厚之風,我大明未來,該當大興。”這時有同僚不免再旁附和一番。
“在下於此恭喜士敏兄了,明日太孫殿下,便要去學堂授學,士敏兄可稱殿下的啟蒙之師了。”
“我觀太孫殿下,生性瑾身好學,能夠教導殿下,卻也是高某的福分。”高遜志對於朱雄英來學堂上學,心裡極為高興,畢竟自己現在教的乃是未來的天子,若是把朱雄英成為一代明君,他也能青史留名。
“那士敏兄,改請我等聚聚才是。”
“好,便在高某家中小聚一番……”
……
這時幾個翰林同僚紛紛過來道喜,幾人又笑談一陣過後,高遜志才擠開眾人,往學堂給眾皇子們講讀。
此時紫禁城旁的燕王府,也聽到了如今宮中的訊息,臉色微微一黯。
大哥與侄子如此優秀,他決定還是放下那心中一絲絲的妄想。
“王爺,可是有什麼煩心事?”這時朱棣剛成婚的燕王妃徐氏見得朱棣愁眉微鎖,便上前詢道。
“無事,只是想到我那侄子如此年少,卻聰慧絕倫,害得孤也想早日抱上兒子。”
“殿下……”只見徐氏聽得朱棣之言,臉色微紅的嬌嗔起來。
看著面前的妻子,朱棣心想,自家侄子與大哥同樣注重親情,想必日後也不會虧待自己這些個叔叔們。
朱雄英此時未管外面對自己的談論,而是來到了坤寧宮。
“皇祖母,孫兒想您了。”說完,朱雄英就抱著馬皇后的大腿,撒起嬌來。
對於朱雄英來說,馬皇后在他心中,比自己的父親,爺爺都要重,能比的只有他的母親。
歷史上,因為他的早逝,而導致馬皇后傷心成疾,最後祖母親孫之間去世僅僅只相隔三月,也許是馬皇后怕自己的孫子太小,在黃泉路上害怕,所以她才會在幾個月之後下來陪他。
這輩子,朱雄英發誓一定要活的好好的,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
“你這個小沒良心的,嘴裡說著想,可這幾天怎麼都沒來尋你皇祖母?”面對朱雄英的撒嬌,馬皇后已經見怪不怪,而且見孫子同自己親,心裡還高興。
“這幾日孫兒在東宮讀書,所以才未能來尋皇祖母。”
“讀書好,讀書好,”馬皇后笑著點了點頭,摸了摸朱雄英的小腦袋,隨後面上又有些落寞起來:“之前從你皇爺爺那傳來了訊息,明天你是不是要往學堂裡聽師傅們講課?”
其實馬皇后心裡挺不捨的,孫子去學堂後,來她這的時間就少了,如今能陪著自己說說話的,就只剩這個大孫子了。
朱雄英看到了自己祖母臉上的落寞,他也知道祖母落寞的原因,輕輕拉住了馬皇后的手:“今日皇爺爺不是已經下令,宮中每日兩餐改三餐;孫兒明日上學堂聽學後,以後每日中午散學,都來皇祖母您這吃午膳,到時您可別嫌孫兒貪吃。”
“呵呵呵……”馬皇后聽到了朱雄英的話,臉上頓時轉憂為喜,環抱自己的大孫子,口中笑道:“好,好,只要你來,皇祖母每日讓人給你做好吃的。”
“皇祖母,快給我講講故事吧,這兩天沒見著您,沒聽您講的故事,孫兒用膳時,飯都吃不香。”
“好,雄英想聽什麼故事?”馬皇后輕輕撫摸著朱雄英的腦袋。
“孫兒想聽皇祖母與皇爺爺當年的故事。”朱雄英托住下巴,在馬後面前端坐,做出一副靜靜聆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