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玉將劉娥帶到內庭的涼亭,一個溫婉賢淑的小姐正端坐在石凳上給湖裡的鯉魚投食。
“小姐,劉掌櫃來了。”瓣玉稟報後恭敬退下。
劉娥將新衣放置在郭崇襄面前的羅裳衣架上,“請郭小姐過目。”
在劉娥將藍色綢衣展開的瞬間,溫柔和煦的陽光灑在其上,朦朧的光暈一圈圈散開,郭崇襄不禁讚歎,“想不到這布料在陽光下竟顯現出了湖光水色。”
郭崇襄走近,用如香蔥般的細指輕輕觸碰這件柔軟的綢衣,似有心事,“只可惜……”
“可惜什麼?”劉娥誤以為郭崇襄不滿意此衣,於是直言問道。
“只可惜,它不是為了真正愛惜它的人而縫製。”郭崇襄話裡有話,或許這就是重臣之女的一貫說話方式,什麼都不能直言不諱,以免招來橫禍。
劉娥有些不理解郭崇襄的話,只好追問,“敢問小姐是對這件衣服不滿意嗎?”
“沒,沒有。它很好。是我不配穿這樣美好的衣服。”郭崇襄想解釋,但又不想劉娥一個外人對皇庭之事太瞭解,因為劉娥一介百姓,是解決不了她的難事的。
“小姐出身官家,為國為民,怎會配不上這衣服?是小姐過謙了。”劉娥安慰道。
“好一個為國為民!如果要用一個女子的一生去守護國泰民安,你覺得這個女子該作何感想?”郭崇襄此言一出,劉娥瞬間聯想到了聖上要賜婚一事。
“若嫁得明君,這個女子應該會幸福一世。”劉娥覺得韓王是個還不錯的男子,於是才如此說道,只是心裡覺得有些異樣,那種微妙的難受之感頓時充斥在心底。
“明君,是天下的明君。明君卻永遠不會完全屬於任何一個女子。自由和深閨,如果是劉掌櫃,您會怎麼選?”郭崇襄今年才十五歲,二十二歲的劉娥看著如此年少的郭崇襄,不禁想到自己自小作為蜀女被關在蜀城的那十幾年的痛苦。
若劉娥不假婚,說不定被獻給朝廷的蜀女當中就有她劉娥,而郭崇襄被許配給韓王,不也是跟鞏固皇權有關?
劉娥忍不住在心底輕嘆,然後定神回答,“小的出身微賤,只能靠拋頭露面維持生計,雖然入不得深閨,但小的也不自由。”
“是啊,你們也不容易。”郭崇襄輕嘆,轉頭望向水中的鯉魚,不再言語。
“郭小姐,若無其他事,小的先告退了。”劉娥恭敬拘禮後慢步離開。
過了幾日,劉娥給某家小姐送訂購的首飾,路過郭府時,正巧看見皇庭來人要去郭府宣聖旨。
劉娥不想多事,但還是駐足旁看。
只見郭府上下全部跪在庭院中央,等候接旨。
公公立刻站定,開始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郭家貴女郭崇襄,溫婉賢德,知書達理,有先將遺風,特賜明年初春,與韓王共結連理,譜寫千秋佳話!欽此!”
“謝陛下隆恩!”郭府上下齊聲跪謝道。
劉娥遠望著郭崇襄,看不出她臉上有絲毫喜悅。
好在劉娥逃出了蜀女這層身份,否則她的命運是不是也會跟郭崇襄一樣,看似能有望母儀天下,卻一生終要奉獻給皇庭和天下。
那麼,韓王會愛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