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吉林省都在全面核酸,排隊,等待,站的腿都軟了...)
(吉林加油!長春加油!九臺加油!)
宴會在喧鬧聲中結束。
陳真也喝的醉醺醺,他跌跌撞撞地走回自己的房間。
俞秋煙正在聽廣播,聽到門外有動靜,就趕緊披上衣服推開門看,發現陳真蹣跚地走著路,敲著牆壁。
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陳真如此孩子氣的一面,好笑著將陳真拽回屋子。
陳真躺在床上,緊緊地盯著牆上的掛鐘,盯著上面的指標,看著一圈又一圈的旋轉。
“發什麼瘋啊?”
“韓主任也是瘋了,讓你喝怎麼多的酒。”
“來,擦擦臉!”
俞秋煙趕緊跑進洗手間,浸泡了一個毛巾,擰乾之後,滿嘴的埋怨。
陳真的眼睛還是沒有挪動,任由俞秋煙拿著冰冷的毛巾,清理著自己的胸膛。
“在看什麼?看得怎麼入神?”
俞秋煙擦拭完陳真的雙手,好奇地問道。
“還有五天就是過年了,今天也是先生的忌日!”
陳真剛開始沒有回答俞秋煙,但看她一直盯著自己,不依不饒,才淡淡的說道。
聽到先生二字,俞秋煙一時語塞,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越於這個男人相處,越能感覺到他強大的自信心。
越是自信的人,越難以接受他人的思維。
再加上一點,陳真可能是中國最後一批接受過傳統士大夫教員的人。
在當今社會風潮看來,私塾教育,是落後的,是跟不上時代發展的。
只有歐美的現代化教育,才是富國強兵的唯一出路。
華夏的四書五經,並非是無用的,他們都是哲學類書籍,而非是治國的綱要。
過分提仁義,只會假大空,畢竟這玩意,不能讓土地中的糧食增產,也不會讓子彈增加射程。
而且,哲學類書籍最大的問題就是虛無縹緲,沒有固定答案。
讀書者,也不明其意,只知道讀明白八股文,可以當官騎馬坐轎,才讓這些經典國學落入尷尬之地。
但歷朝歷代,還真有不少讀明白的主。
這些人,靠著這些虛無縹緲的哲學思辨,還真開啟了自己的時代。
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它就工具,看使用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