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子悟性不差,一瞬間就明白自家大哥話中的含義。
南田雲一這貨,是想要政績,保證自己的位置,跟松井康川這個錢串子不同。
打蛇打七寸,不投其所好,怎麼也不好出頭。
“別幹了,早點回家休息吧!”
“我去秋煙哪裡,今天晚上就不回家了。”
“記得明早上來接我!”
陳真戴上帽子,邊走邊囑咐道。
上司可以悠閒,但下屬不能。
這些檔案都是要緊的,明天就要發往各處,耽誤不得。
自己看來要加班了!
小安子無奈地吐槽著。
陳真並不知道小安子要徹夜處理公文,而是要出車鑰匙,準備自己開車前往俞秋煙的公寓。
就在陳真離開警視廳的同時,震驚中外的長城會戰,正式地拉開了序幕。
其實在1932年5月中日淞滬協定簽訂之後,中日兩國軍事、政治形勢都發生了變化。
1932年5月15日,日本國一批少壯派軍人發動政變,襲擊了首相官邸及警視廳等國家重要機關,殺死了首相犬養毅,組成了齋藤實新內閣。
新內閣以確立所謂“國防國家體制”為宗旨,將日本政體的***化推進了一步。
在此情況下,日本關東軍決定“調頭把戰爭指向熱河省”。
熱河省位於長城以北,連線東北、華北和內蒙。日
軍如佔領該省,既可隨時進窺內蒙和華北,又可切斷關內和東北義勇軍的聯絡,鞏固它在偽滿的統治。
早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兩個月後,關東軍就已在《滿蒙自由國設立方案大綱》中將熱河劃入預定建立的偽滿洲國版圖。
1932年2月,關東軍炮製的“東北行政委員會”,在其所謂的《獨立宣言》中說:“熱河省與舊東北三省有不可分割之關係。”
1933年1月,日本外相內田康哉在議會發表演說,說:“滿蒙與中國系以長城為境界者,由歷史而言,亦無議論之餘地。尤以熱河省之屬於滿洲國之一部者,徵諸該國建國之經緯,當可明瞭。”
日本一面設法拉攏湯玉麟,一面開始籌劃直接以軍事行動奪取熱河。
在這種情況下,南京政府還是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但在北方,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張少帥在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的支援下制止湯玉麟降日。
採取增兵熱河和暗中接濟義勇軍等措施,以遏制日軍的侵略活動。
到1932年底,在熱河的軍隊共有步兵4個旅、騎兵3個旅及特種部隊約1.7萬人,部署在熱河東朝陽、開魯間,及凌源、赤峰附近和承德周圍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