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合不合規呢?合規是合規,只是和人家優惠鄭策制定的初衷相違背,人家是為了發展經濟,而你在那邊註冊是為了避涗。
第四、片酬
“涗後價”。透過分散支付的方法規避加成徵收的涗額。一次性支付肯定收的多,完全可以多次支付,還可以用各種名義支付。
第五、股權代替片酬。很多有實力的製作公司透過合股開公司及將片酬轉化為投資、股權、紅利等,以這種新型分紅方式緊密鎖定跟明星的關係。
這個和以影視劇份額抵片酬還不是一回事。除了這些常見的,其他還有五花八門的手段。
上有鄭策,下有對策。不要小瞧明星和他們團隊的智慧。也不要覺得,他們都上千萬上億的賺錢了,買得起房,穿得起高奢,為什麼還不捨得正正經經的交個稅呢。
我一個月3600塊錢,從來都沒少交過那三塊錢的稅。沒有人嫌錢多,越是有錢越是貪婪扭曲。
而且自覺高高在上。粉絲們也不覺得有什麼,父母累個半死他們還嫌棄父母沒用。
慕強,拜金,三觀扭曲,容易被洗腦……這就是粉絲,這就是品種好的韭菜。
“你這麼看著我做什麼?”錢宸一邊吃桌子上的小零食——其實就是乾果盤,裡頭的瓜子味道還不錯,安茜剝給他吃——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和王公子聊天。
發現王公子看了一下手機就盯著他看,才忍不住的問出聲。
“我記得錢老師你前幾天做節目,還說現在的明星片酬太高了呢,該不會是……”王公子發現自己發現了真相。
完了。會不會被滅口啊。
“拉倒吧,我有那麼無聊嗎,我只是說有點高,可沒說必須保持在40%以下,最重要的是居然不能身兼多職了,這還玩個錘子。”錢宸矢口否認。
實際上,40%和70%這個數字是他的建議。哪怕僅僅只是40%,兩億投資的電影,也有8000萬花在演員片酬上,就算只有70%給幾個主要演員,也有五千萬以上。
比很多上市公司都要賺錢。而他們付出了什麼。又養活了多少個打工人。
財富的不斷集中,並且無效集中,是造成社會上普通人生存越來越艱難的關鍵。
錢宸最近在和俞教授討論房價的問題。似乎有一種風向,打算漲價去庫存,尼瑪能想到這個主意的絕對是個人才。
但是錢宸依舊堅持,發展科技才是硬道理。將資金和人才,更多的引向科技領域。
科技發達了才有可能剝削全世界,而不是在這裡壘沙子壘的勁勁的。不趁著對面還沒反應過來,趕緊的自主和強大,難不成等到人家反應過來了,對你進行各個方位的治財嗎?
至於娛樂、網際網路,有些可以稱得上是科技。有些卻只是少部分人斂財的工具。
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只會破壞社會風氣,拖累科技崛起的節奏。當然,錢宸也只是說說而已。
俞教授雖然很有影響力,但是她又不參與到實際的決策當中,究竟有沒有用很難說。
倒是最近幾年的東宸科技,確實做了很多事。有些或許能夠起到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