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月份官宣懷孕,那收益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個人的武林》。
這部電影定檔10月31號。
但它和錢宸關係不大。
錢宸和安茜都是隻拿酬勞,不涉及裡面的資本運作。
可錢宸和安茜最近也沒啥電影在排檔期——投資的《戰狼》和《夏洛特煩惱》都得明年才能上。
就算是拖到十二月,那也是《智娶座山雕》得利,一樣是參演而不是參投。
所以,錢宸在《封神》殺青了之後,就和李雲帶著副導演們快速的把電視劇給剪輯了出來。
在剪輯的同時,就把這部電視劇賣給了幾家電視臺。
一部電視劇能不能回本,主要靠電視臺一輪發行和網路發行,這兩個渠道應該能佔到一部電視劇總收入的九成以上。
當然,電視臺一輪發行後,也可以進行後續的二輪、三輪發行,但一般收入就非常非常有限了。
除非首輪播出很火爆,那第二輪就還能繼續有錢。
《封神》成本一點五億,算是妥妥的大製作。
一般而言,這樣的精品大製作會選擇在衛視首輪發行,但也有例外。有的電視劇發行方可能會先選擇在地方頻道發行,測一下收視率,如果不理想,再調整營銷策略,保證上星後收視率。
如果測試的收視率好,上星也更容易談價格。
《封神》沒有這些煩惱。
錢宸是電視劇的製片人,他煩惱個錘子啊。
荊楚衛視、申城衛視、浙省衛視、首都衛視四家在沒有看到任何樣片的情況下,率先伸出了橄欖枝。
其他電視臺也有不少陸續表示要在後面輪次加入進來。
自2004年起,在鍋內電視連續劇市場實行“4+X”的播出模式,即一部電視連續劇最多在4家衛視和X家地面頻道同時播出,各省衛視和地方電視臺透過合力購買熱門電視連續劇劇集來分擔成本,減少“上星”電視臺的經營壓力。
像《封神》就是如此,荊楚衛視、申城衛視、浙省衛視、首都衛視四家就是這所謂的四。
當然,《封神》和其他作品不一樣。
首都衛視是因為東宸的總部在這邊,錢宸的公司也開在這裡,還弄了影視城啥的。
荊楚衛視是因為東宸微電。
申城衛視是因為東宸能源。
浙省衛視是因為小魚科技。
這幾家像是吃到了魚的貓一樣,自然要投桃報李一下。
而且他們捨得花錢,其他衛視很難競爭的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