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張科矢口否認,在羅小軍義正言辭的告訴他事態嚴重後,張科這才在昨晚當著羅小軍的面承認這一切。
在鞠琳和邢鯤這組人的終極目標確定後,羅小軍只剩下確定呂安陽和肖丹媛的目標。他最終找到了呂安陽和肖丹媛為何出現在餘灣的原因。這一切都是為了高小蕾。
需求推動型的兇手只在他自己的安逸地帶展開行動,呂安陽為何也選擇餘灣附近,是因為高小蕾出生生活在這個地方!所以,呂安陽能夠加入這個犯罪團伙,必然也是因為高小蕾。找準了這一點,羅小軍便明白如何從任博經濟論壇上找答案!
羅小軍也確實關注到了糜馮曉,只是羅小軍發現呂安陽一夥人對糜馮曉的資訊收集並不充足!畢竟現在四人已經全部資訊透明,羅小軍能查到的東西有很多!在確定這些資訊和糜馮曉不匹配後,羅小軍知道呂安陽的目標另有其人。他將關注點依舊放在高小蕾身上,終於羅小軍深挖出高小蕾死亡背後還有一段父親拋棄女兒的內幕。
需求推動型殺手有需求決定動機,呂安陽的需求是源自對高小蕾的懷念。但是呂安陽已經有了新的愛人,他終究要開始新的生活。所以,徹底了斷對高小蕾的需求,才是他真正開始新生活的關鍵。如何了斷?便是徹底殺死關於高小蕾的一切牽掛。以前呂安陽恨高竹河。可是因為高竹河是高小蕾的父親,所以呂安陽不會產生殺意。但是現在不同了,他需要徹底了結,則必須要殺了害死高小蕾的真正凶手!至少是呂安陽心中的真正凶手!
到了這一步,呂安陽實際上已經不是完全的需求推動型了!他是有其他動機推動,這個動機讓他轉變成組織型殺手。這個組織型殺手讓他有縝密的計劃,是為了完成自己內心的期望。他想期望結束對高小蕾的一切後,開始同肖丹媛有新的生活。
同樣的心理也出現在邢鯤身上!他要殺了張科結束內心的屈辱,好打算和鞠琳開始新的生活!
正因為如此,這個團伙前四起案件都是在餘灣附近。那是因為在這四起案件進行的時候,他們依舊把餘灣當成自己的安逸地帶。
從安逸地帶逐步過度,才能讓他們徹底轉變成真正的組織型罪犯,則他們才能在安逸地帶之外作案!
一個基於其他動機的組織型兇手會確保在安逸地帶以外行兇,因為他們要開始重新定位自己,開始新的人生,就不能只活在過去的安逸之中。組織型的兇手是為了真正的犯罪而去犯罪,他們已經不僅僅是透過需求來讓自己去犯罪,更多時候是為了其他利益,甚至於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通俗來說,需求推動型殺手的犯罪動機很多都是被動出現的,但是組織型殺手的很多動機都是他主動尋找的。他想要主動去犯罪!
前四起案件是過渡,是讓他們最終做好主動殺死真正目標的準備!最終,他們要離開餘灣附近作案。*經濟論壇的地點便是他們最終作案的地點。
“你們警察難道是為了保護這種人渣而存在的?”被警察控制的呂安陽咬牙切齒的怒視羅小軍。
而那個高竹河早已經跑的不見蹤影,他只要活的好就行,哪管其他人的死活。
羅小軍不知道該對呂安陽說些什麼。他了解過高竹河,確實如呂安陽所言那就是個人渣!但是羅小軍作為警察,他現在的任務是抓住呂安陽,保護高竹河!高竹河確實可惡,但是不能逾越法律對他處以私刑!
“把他帶走吧!”最終,羅小軍躲過呂安陽的目光,他只能執行自己的任務。
呂安陽是罪犯,這絕對不可否認,他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也是極為肯定的!至於高竹河,他做的事情更多隻能在道德上予以譴責。
很多人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實則這句話存在諸多不妥。康德說過:法律調整人們的外部關係,而道德則支配人們的內心生活和動機。這句話表明法律和道德其實是並行存在。法律和道德確實有交集,可是很多時候他們在管理著不同的區域!
羅小軍在上大學時老師就對他講過這些話,如今他依據記得。現在因為安路權的那番話,又因為呂安陽的作為,他覺得有些事情是不是得重新考量!他的眼神已經有些迷茫,迷茫的讓他開始質疑自己。
以前他都是坐鎮後方,提供的只是冷血的資料和資訊資料分析。可是當他真正步入一線後他卻發現,很多時候並不是簡單的冷血資料和分析就能解釋一切的!人心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最聰明的人也捉摸不透。
羅小軍看到戚蕊和杜克施衝他跑過來,微微把身體側過,只等著杜克施上前的一剎那,砰的一下,羅小軍一拳砸在了杜克施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