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西愛參與*拍攝!甚至參與他們的轟趴非法派對!”杜克施感覺到事情的不可思議,可是又一想,這似乎在情理之中。
羽西愛以蘿莉裝扮示人,而蘿莉裝扮的修飾詞語就是聽話可愛順從。這些拍攝團體最喜歡的便是聽話順從可愛的女孩。更關鍵的是,羽西愛還可以裝扮暴露和性感,這給他們的拍攝提供了更多素材。至於羽西愛是否參與了這些團體其他非法活動,眾人估計,也很難避免。
“所以羽西愛在自我墮落!”
之前他們就在分析,羽西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想法?現在,綜合這些,薛凱等人相信,羽西愛在自我墮落。
而文肖薇也驗證了這個判斷:“我和羽西愛的父母取得了聯絡。他們目前已經知道了羽西愛死亡事件,正在趕來城市大學的路上。羽西愛母親非常激動,情緒瀕臨奔潰。而羽西愛的父親雖然也很傷心,但是他相對剋制。而且,我從和他交談的話語中得知,羽西愛父親對羽西愛最終選擇死亡,似乎有心理準備。”
其他人都坐直了身子,顯然,這是非常重要的資訊。
文肖薇解釋道:“羽西愛的父親似乎把羽西愛的死亡歸咎於其母親身上,認為羽西愛的母親對羽西愛施壓太多,導致羽西愛行為異常。而羽西愛考上大學後,也對羽西愛過於放縱,所以造成了羽西愛情緒兩端的情況出現。”
這便是說,在高考前,羽西愛母親對羽西愛採取高壓政策,甚至不斷給羽西愛增加額外負擔。導致羽西愛心理崩潰,有過自殺行為。而在羽西愛順利考上S市城市大學後,羽西愛母親又對羽西愛採取了極為放縱的態度,這等同於又讓羽西愛瞬間失去了方向,進入了溺愛空間。
“極端施壓後又極端放縱,這會讓人瞬間失去心理平衡!”杜克施道,“這就跟極度捱餓之後又瞬間暴飲暴食一樣,讓人的身體在一段時間根本吃不消。而極端施壓再到極端溺愛這個瞬間轉變,很容易造成精神人格扭曲。”
薛凱點頭道:“不錯。心理閾限值會決定你的抗壓能力到底有多少。羽西愛的母親之前一直把彈簧壓得很緊,羽西愛的心理抗壓已經爆表,所以做出了自殺行為。但是瞬間,因為高考順利,讓羽西愛壓力消失,甚至於還將彈簧主動拉扯,這便讓羽西愛失去自我。她不僅心中閾限值消失,更加讓自己失去了方向和自我約束。一般人到了這個地步,很容易導致心理空虛。那,羽西愛參與這麼多社交活動,並不是在釋放壓力,她只是在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
空虛的內心很容易趁虛而入的,更何況羽西愛已經在自暴自棄了!到了這一刻,緊急案件處理小組六人總算對羽西愛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那關鍵問題就出現了,在羽西愛內心空虛,失去方向和心理抗壓閾限值的時候,是誰真正走進了羽西愛的內心。有是不是這個人導致羽西愛自我墮落?
羅小軍道:“社會學專家埃米爾•涂爾幹提出自殺論點。他認為,個體如果與社會充分整合,其慾望和抱負受到社會規範的調控,就不太可能自殺。而一旦出現整合和調控失敗,便會導致自殺念頭。”
同時,自殺區分出四類自殺:1利己型自殺,即與社會整合度低,當一個人離群索居或與某群體的聯絡被削弱甚至破裂,就會發生此類自殺。2失範型自殺,即由缺乏社會調控引起,在此指由於社會的快速變革或動盪造成人們"缺乏規範",形成失範的社會狀態。3利他型自殺,即發生於個人"過度整合",即社會紐帶過於牢固,重視社會甚於重視自己。這種情況下,自殺是為了"更高的善"所做的犧牲。4宿命型自殺,即受社會過度整合的結果,個體所受的壓抑導致人在命運面前感到無能為力。
結合對羽西愛的分析,羅小軍任務,羽西愛的自殺可能為後面兩項,即是利他型自殺和宿命型自殺。
“這個人,要麼讓羽西愛覺得她的死亡會對某個特殊的社會有利。要麼,會讓羽西愛覺得自己再次找到了壓迫感,讓她重新想起了自己高考前自殺的一幕!”羅小軍看向眾人,“那她到底是哪一種!”